乌鳢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要点

乌鳢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要点

ID:7040242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2-02

乌鳢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要点_第1页
乌鳢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要点_第2页
资源描述:

《乌鳢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乌鳢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要点乌鳢是广大消费者比较喜欢的水产品之一,市场销量大,养殖发展快。随着乌鳢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优质苗种的需要量也在不断增加,季节性供不应求的矛盾比较突出,开展规模化苗种繁育是解决乌鳢苗种供不应求的有效办法。据报道乌鳢苗种人工繁育技术已相当成熟,但要规模化、大批量地繁育优质乌鳢苗种以及在乌鳢苗种培育过程中,如何在其体色变化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成活率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总结。本人多年来在一个规模化乌鳢养殖场从事技术指导及苗种繁育工作,结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就乌鳢的规模化苗种

2、繁育技术要点总结汇报如下,供大家参考。一、规模化人工繁殖的关键点利用生物激素催产已达性成熟的亲鱼是开展人工繁殖的关键点之一,因此,选择成熟度好的亲鱼,选定生物激素的种类及数量就显得相当的重要(已多有报道),但在乌鳢的规模化人工繁殖中,尽做到这一点还只是个开始,要达到规模化大批量的要求,还必须有效地解决繁殖时间、孵化培育设施、适口饵料等决定规模化程度的关键因素。1、人工繁殖时间:乌鳢的最适宜搞催产孵化的温度为22——28,从时间上看也就是在5月上中旬到6月中旬,满打满算也就30天左右的时间,而乌鳢从开始催产、产卵孵化到培育成3

3、厘米以上的鱼种需要25——30天时间。从理论上讲在整个生产期内,只能培育一批苗种,按孵化500万尾苗这样一个中等规模的生产能力来说,也就是一次要催产500组左右的亲鱼,从经济成本、人员设备上考虑,显然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掌握时间这个关键点,分时分批地开展生产,才能生产出大批量的鱼种,最终达到规模化生产的目的。2、孵化培育设施乌鳢规模化苗种繁育,除了要准备成熟度好的亲鱼,种类不同的生物激素以外,还要配备相应的产卵、孵化、培育设施,对于一个中等规模的苗种繁育单位来说,主要设施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如亲鱼产卵网

4、箱100——150只,网箱规格为60*60*100厘米,若干个放置网箱的养殖池,环境要安静;建室内孵化用水泥池3——5个,规格为3*6米或4*7米,采取静水或微流水孵化法孵化;苗种培育池(土池)10——20个,规格为1亩/池,在培育池上搭建简易塑料棚(有条件的可搭建钢管棚),减少昼夜温差变化,防止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对苗种的影响。在生产实践中要合理调配与充分利用各类设施,防止产卵、孵化与苗种培育各环节脱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影响苗种生产。3、饵料适口的饵料在苗种培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这在规模化苗种培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天然的适口

5、饵料的数量往往与季节、天气、温度等因素有关,如培育乌鳢苗种所必须的红虫,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大规模的发生。很多时候苗种生产达不到要求的规模,往往是适口饵料不足造成的。当然,在规模化育苗过程中,尽尽依靠天然饵料,肯定是不够的,在生产上我们采用红虫加卤虫的饵料组合方式来解决规模化育苗中的饵料问题。苗种培育前15天投喂红虫,后15天投喂卤虫,也就是在乌鳢出苗前,选择适宜的时间培育饵料生物,使乌鳢苗在下塘后,有充足的适口饵料,当鱼苗培育到10——15天后,开始孵化卤虫,用孵化后的卤虫无节幼体来替代部分红虫。二、苗种培育各环节

6、的技术要点乌鳢苗种从孵出后到培育至规格为3——5厘米/尾,体色与成鱼体色相同的这一时期是规模化乌鳢苗种培育的关键时期,培育时间长达25——30天,这一培育时期,乌鳢苗种受天气、水温及饵料等因素的影响相当明显,技术要求也相当高,稍有不慎将严重影响乌鳢苗种的成率活。这一培育时期,也是乌鳢苗种体色不断变化的时期,在培育过程中,按照乌鳢苗种体色的不同,可以分为黑(乌)苗、黄苗、青苗转黑等不同的阶段,1、黑(乌)苗阶段:刚孵出的乌鳢苗,体长约0.5厘米,全身呈乌黑色,头大身小,有一个大卵黄囊,密密麻麻地浮在水面,此阶段乌鳢苗仍然在孵化

7、池中,其培育要点是:要保持微流水,且不宜搅动水面,当卵黄囊基本消失,鱼苗成群在水面上层流动时,开始投喂开口饵料,开口饵料采用枝角类(红虫)幼体,必须用60目筛绢过滤,少量多次,投喂量不宜过多,更不能投喂未经过滤的红虫,较大的红虫,此阶段的乌鳢苗不但不会摄食,还影响水质。通过3——5天的培育,在鱼苗头部还没有出现黄点时,应转入土池培育。2、黄苗阶段:黄苗阶段是指鱼苗头部出现黄点到鱼苗全身呈黄色的这个阶段。当鱼苗转入土池培育2——3天后,鱼苗头部出现黄点并逐渐转黄,此阶段的培育要点是:一是鱼苗下塘前,要对培育池进行彻底消毒杀虫,

8、用60目筛绢过滤进水,并培育饵料生物,掌握好培育饵料生物的时间,使鱼苗下塘后有大量适口的饵料生物;二是投喂饵料,鱼苗进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培育池中的饵料生物大量减少,需投喂饵料,一般投喂红虫或卤虫无节幼体,捞来的红虫,投喂前需用食盐水3%浸泡10——15分钟,投喂量为0.3——0.7千克/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