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口纲-1-上课用

圆口纲-1-上课用

ID:70410363

大小:1.10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1-11-22

圆口纲-1-上课用_第1页
圆口纲-1-上课用_第2页
圆口纲-1-上课用_第3页
圆口纲-1-上课用_第4页
圆口纲-1-上课用_第5页
圆口纲-1-上课用_第6页
圆口纲-1-上课用_第7页
圆口纲-1-上课用_第8页
圆口纲-1-上课用_第9页
圆口纲-1-上课用_第10页
资源描述:

《圆口纲-1-上课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动物生物学徐志玲2011.11第八节 圆口纲生物学特征与进化地位圆口纲动物口呈圆形,所以称圆口类;口里还没有真正的上下颌,所以又称无颌类。主要包括七鳃鳗和盲鳗两大类。生活在海水或淡水中,外形象鱼,但比鱼类低等。由于营寄生或半寄生,成为危害渔业的动物。是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且是现存脊椎动物中最低等、最原始而有特化的的类群(古生代奥陶纪——甲胄鱼化石非常相似,“活化石”之称)。圆口纲的主要特征外形特征原始结构特征特化的结构特征一、外形特征体呈鳗型,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皮肤柔软,腺体发达,无鳞无偶鳍,只有奇鳍,即背鳍和尾鳍;一对眼(无眼睑),眼后两侧各

2、有7个鳃孔开口,因此称为“七鳃鳗”。身体前端具口漏斗,内有角质齿。七鳃鳗营寄生或半寄生生活。以大型鱼类及海龟为寄主。七鳃鳗:用吸附性的口漏斗吸附在鱼体上,用角质齿锉破鱼皮后吸血食肉。盲鳗:由鱼鳃部钻入寄主体内,吃尽内脏,使之仅存躯壳。给渔业造成危害。二、结构特征(一)原始结构特征1.无真正的上、下颌,故称无颌类2.无成对的附肢(仅有奇鳍,而无偶鳍)。是脊椎动物中唯一无成对附肢的纲。3.无真正的齿(仅有表皮形成的角质齿)4.终生保留着脊索,仅具脊椎骨的雏形(长在脊索鞘背面的软骨弧片)5.头骨不完整,还没有顶部(相当于其它脊椎动物头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

3、)6.肌肉分化少,保持原始的肌节排列,肌节的侧面观呈“”形,文昌鱼呈“<”形7.背神经管分化为脑和脊髓,脑又进一步分化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5部分。但各部分在同一水平面上8.内耳只有一个(盲鳗)或2个(七鳃鳗)半规管。9.已有心脏的分化。一心房一心室,静脉窦组成,已有红细胞,单循环。闭管式循环。10.有集中的肾脏和生殖腺。(二)特化特征1.具吸附性口漏斗,口位于漏斗的底部;分布在漏斗内壁及舌尖端呈锉刀式的角质齿,为摄食器。故称圆口类。2.皮肤无鳞,体表具粘滑粘液腺。3.嗅囊为单个的,单一的鼻孔开口于头顶中线上。故称单孔类。4.鳃位于特殊的鳃囊

4、中,鳃囊中附有由内胚层起源的鳃丝。故圆口类又名囊鳃类。三、圆口纲的分类现存的圆口纲动物约有75种,分为两个目:1.七鳃鳗目(Petromyzoniformes)成体营半寄生生活,分布广泛。淡水和海洋内均产。有7对鳃囊。用口漏斗吸附于寄主体表,用角质齿锉破皮肤,吸血食肉。常见种类:海七鳃鳗(Petromyzonmarinus)东北七鳃鳗(Lampetramori),日本七鳃鳗(Lampetrajaponica)瑞氏七鳃鳗(Lampetrareissneri)等种,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等水域,都为淡水产的种类。七鳃鳗的药用价值【功效】1.通经活络2.清

5、肝明目3.养血濡目。【主治】治口角歪斜、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目赤肿痛,羞明流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