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17位语文老师著书批小学教材随意杜撰违背常识

[转贴]17位语文老师著书批小学教材随意杜撰违背常识

ID:7041890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2-02

[转贴]17位语文老师著书批小学教材随意杜撰违背常识_第1页
[转贴]17位语文老师著书批小学教材随意杜撰违背常识_第2页
[转贴]17位语文老师著书批小学教材随意杜撰违背常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转贴]17位语文老师著书批小学教材随意杜撰违背常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转贴]17位语文老师著书批小学教材随意杜撰违背常识10870次点击65个回复0次转到微评卡拉奇于2010-10-1410:00:14发布在凯迪社区>文化散论长江日报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封面本报讯(记者胡孙华)《爱迪生救妈妈》、《陈毅探母》竟然是杜撰的,《云雀的心愿》、《乌鸦反哺》明显背离科学常识,《沉香救母》、《母亲的纯净水》等篇目关于母亲的形象都是身体不健康的……当前使用最广泛的三套小学语文教材,竟是如此不靠谱?得此结论的是由17位语文老师组成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和母爱”专题研究小

2、组。日前,他们首次将其全部研究成果连缀成书《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引起极大关注。这些教师都是浙江的一线语文老师。他们研究的是“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三套使用最广的小学语文教材。包括武汉在内的全国80%的小学生都读着那三套教科书。他们考察的三套教材中的文章主要是涉及到母亲、母爱。他们研究指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爱和母亲形象大多不健康,要么苦大仇深,要么道德完美如同圣女,很少见到有血有肉的真实的生活中的母亲。比如苏教版中的《水》、《花瓣飘香》、《沉香救母》等文章,人教版的《玩具柜台

3、前的孩子》、北师大版《母亲的纯净水》等,其中的母亲多是身体不健康的,这些家庭中一直若有若无地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而人教版《日记两则》和《看电视》、北师大版《流动的画》和《妈妈的爱》等,里面的母亲又道德完美到不近情理毫无逻辑。不论苦大仇深还是道德完美,有一点是共同的,她们多数无视孩子的主体地位,常以成年人的意志去粗暴干涉孩童的世界。更甚的是以爱的名义,行摧残之实。他们还指出教材中一些文章存在的随意杜撰历史故事、违背科学常识和缺乏儿童视角等诸多“问题”。■著者谈他们为何要“挑刺”?本报讯(记者胡孙华)从书中可以看出,这算

4、是民间第一次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专题性批判,从母爱这个特定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教材品质。那些老师为何要“挑刺”,记者昨日联系上三位老师代表。“三鹿奶粉事件,没有一个母亲不觉得触目惊心。现在部分语文教材,不就是混杂了各种成分不明的甚至有毒添加剂的劣质奶粉吗?看我们给孩子提供了怎样成长的营养?”专题研究小组的郭初阳毫不客气地说。作为小组学术主持的蔡朝阳老师则说:“自从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才更加深刻理解到,一个成年人对孩子所肩负的教育重任。作为孩子启蒙读本的语文教科书,我们有责任吹毛求疵,有责任让它尽善尽美。”而吕栋老

5、师则认为,教科书是孩子的文学启蒙,任何虚假都来不得。他说:“看到我们的小学生每天捧着课本,用稚嫩的声音认真朗读这些文章,还把那些有可能是杜撰的故事背下来,我们能安心吗?”他们说,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主要问题有四类:一是内容不符合历史与常识,如人教版的“爱迪生救妈妈”;二是缺少童心,扼杀儿童天性,如苏教版的《蘑菇该奖给谁》;三是思想不符合现代观念,如人教版的《妈妈的账单》;四是随意改编戕害经典,如苏教版《少年王冕》、北师大版的《不愿长大的小姑娘》等,至于无作者名字、无出处、无发表时间的“三无”文章,更比比皆是。这些老师的研究

6、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期间,也有一些媒体做过报道。郭初阳说,媒体报道后,有个别的出版社公开曾回应过,如北师大出版社回应说,有的文章,在编入教材时是从老的教材版本里选出来的;有的文章在收入教材时进行了综合,即对同一题材的若干篇文,请专家综合成一篇;有的文章本身是改写而来,但改写之前的那篇文章也是改写的,甚至已经改写多次了。不过,作为编写者,要对教材选文工作高度负责,从出处、文化内涵、科学性等诸方面进行审读。■新观点请给孩子真实的母亲形象在那些老师的研究报告中,对三套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母亲、母爱的近百篇文章进行了点评。以下选

7、登部分挑刺内容。挑刺《小蝌蚪找妈妈》这确实是一篇经典童话。但还有一点遗憾,对一个小学生来说,看到这个母亲扔下孩子不管,而叫孩子历经艰难去找寻,是不是会有些困惑呢?母爱,是这样的吗?挑刺《晚上的太阳》医学史上对于阑尾炎手术的最早论述是在1886年,而爱迪生生于1847年。也就是说,爱迪生7岁时,不会有阑尾炎手术的说法。而且油灯反射属于“有影灯”,这样的条件根本无法进行阑尾炎手术。所以爱迪生用镜子反射油灯光来“救妈妈”不可能。挑刺《陈毅探母》多个版本的陈毅传记均未发现“探母”记录;在《陈毅年谱》中,50多岁时陈毅曾于195

8、9年11月2日回到故乡,看望了幺叔、幺婶、侄儿等亲属,却独独缺了“母亲”;《陈毅年谱》中1963年2月下旬出现了空白。那么,即便陈毅探母真的发生在了这一时段,那至少也是在他60多岁的时候,而并非“五十多岁”。挑刺《乌鸦反哺》这篇文章,以目击证人的方式讲述了乌鸦反哺的故事。生物学已经证明了,乌鸦没有这种习性。这篇文章是要教给孩子们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