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综合练习四

高一历史综合练习四

ID:7048668

大小:16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2-02

高一历史综合练习四_第1页
高一历史综合练习四_第2页
高一历史综合练习四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综合练习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历史练习四1、《诗经》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制度的沿革,这种制度是()A分封制度B宗法制度C井田制度D世袭制度2、八月十五是中秋佳节,“人月两圆”是深藏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与这种渴望团圆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统一度量衡B.中央政府设立“三公”C.地方实行郡县制D.皇权至高无上4、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

2、地的军政事务5、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A、九品中正制B、世卿世禄制C、察举制D.科举制6、下面四幅关于中国历史上皇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7、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B、明清的君主专制C、浅议焚书坑儒D、清代君主专制制

3、度的强化8、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B、《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9、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A.与列强组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B.承认列强在华权益,缓和与列强的矛盾C.与列强“机会均等”,“利益均沾”D.不再追随西方列强,实行独立侵华政策10.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

4、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B.民族主义的高涨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1—5:6—10:3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丞相之印章”封泥材料二: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发动叛乱(见吴楚七国之乱),周

5、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他会兵荥阳,固守昌邑,待机以轻骑断绝吴军粮道。最后以精兵出击,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请回答:(1)依照秦朝官制,丞相一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分)(2)依

6、据材料一,周亚夫被免于丞相职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周亚夫被封为条侯和后来被封为车骑将军,被封的原因有何不同?(1分)(4)前后两种不同的任职原因说明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的什么发展趋势?(1分)3综合练习四1—5:ABDCC6—10:BDDCB11、(1)协助皇帝,助理万机(2)君权与相权的冲突,打击相权以加强君主专制。(3)选官由注重血统向注重才能转化(4)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