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学复习题

动物病理学复习题

ID:7059745

大小:4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2-03

动物病理学复习题_第1页
动物病理学复习题_第2页
动物病理学复习题_第3页
动物病理学复习题_第4页
动物病理学复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物病理学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动物病理----复习资料槟榔肝:是指肝脏由于慢性淤血发生脂肪变性时,淤血处明显成暗红色,而变性处为黄色,肝脏表面和切面形成红黄相间的眼观类似槟榔切面的纹理,故称之为槟榔肝。虎斑心:心脏发生脂肪变性时,在心外内膜下和心肌切面可见灰黄色条纹斑点,与正常红色的心肌相间,呈虎斑纹,故称为虎斑心绒毛心:因心搏动而摩擦牵引,使沉积于心外膜的纤维素呈绒毛状,故称为绒毛心。西米脾:局灶型的淀粉样变,淀粉样物质沉着于白髓部位的中央动脉壁与淋巴滤泡的网状纤维上,此时脾脏的切面出现半透明灰白色颗粒状病灶,外观如煮熟的西米,俗称西米脾。

2、火腿脾:眼观脾脏切面出现不规则的灰白色区,与残留的固有暗红色脾髓互相交织呈火腿样花纹,故称火腿脾。充血: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器官或组织动脉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又称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分为生理性充血  病理性充血(分为神经性充血、侧枝性充血和贫血性充血)】淤血:指小静脉和静脉毛细血管扩张、血流缓慢,使局部组织含静脉血量增多的现象,又称为被动性充血,简称为淤血【分为全身性淤血和局部性淤血】全身性淤血:主要原因是心力衰竭和胸内压升高。常见于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气胸、胸水等。局部性淤血:主要原

3、因是局部静脉受压和静脉管腔阻塞梗死:指由于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缺血而引起的坏死贫血性梗死:梗死灶含血量少而呈灰白色,又称为白色梗死出血性梗死:梗死灶含血量多而呈暗红色,又称为红色梗死血栓形成:指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成份析出并凝集成固体物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固体物质称为血栓【血栓形成的三个条:1、心血管内膜损伤2、血流状态的改变3、血液性质的改变】【血栓形成的三个阶段及其形态1、血小板粘集和白色血栓形成(头部)2、血液旋涡和形成混合血栓(体部)3、血液凝固和形成红色血栓(尾部)】栓塞:

4、9指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物质,随血液运行,并引起血管阻塞的过程。【常见的栓子种类:1、血栓2、组织碎片和细胞3、细菌团块、寄生虫如:肺、肾小球、淋巴结的细菌栓塞。4、气体、脂肪】【栓塞类型:血栓性栓塞、脂肪性栓塞、空气性栓塞、其他栓塞】【栓塞的部位和途径:1、来自肺静脉、左心室和大循环系统的栓子,随动脉血流运行,可在全身各器官的动脉分支处发生栓塞。2、来自大循环静脉系统和右心的栓子,可在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栓塞。3、来自门静脉系统的栓子,引起肝内门静脉分支的栓塞。此外,在房室隔或室间隔缺损时,心脏内的栓子可

5、有压力高的一侧经缺损部进入另一侧心腔,再随血流引起相应动脉分支的栓塞。】出血:指血流流出心脏或血管之外。即在血管或心脏之外可见到红细胞渗出性出血:指由于小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液通过扩大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和损伤的血管基底膜而缓慢地渗出血管外。常有示病性。血肿:指小血管破裂时,流出的血液聚积在组织间隙或器官的被膜下,并挤压周围组织。瘀点:指约针头大小或更小的渗出性出血(一般直径部超过1mm。瘀斑:指范围较大的渗出性出血(直径由数毫米至1cm)。【瘀点和瘀斑:是渗出性出血的表现形式。】积血:指由血管流出的血液进入

6、体腔或官腔内。见于各种浆膜腔和体腔。溢血:指伴有组织破坏的出血,如脑溢血。出血性浸润:指由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红细胞弥漫性浸润于组织间隙,使出血的局部组织呈大片暗红色。出血性素质:指机体全身性渗出性出血倾向,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浆膜、各内脏器官都可见出血点。多见于急性传染病、中毒病、牛的蕨中毒及原虫病,并是这些疾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有诊断价值。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机体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而引起的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导致凝血及纤溶过程平衡破坏,以致在微循环内广泛形成微血栓的病理过程【过程:高凝期(凝亢

7、期)、消耗性低凝期(凝溶期)、继发性纤溶期(凝衰期)】【与休克的关系:1、机体发生DIC时,由于大量微血栓或血小板团块阻塞了微循环使肺动脉压、门静脉压升高,从而导致回心血量减少。2、DIC发生发展过程中,凝血因子Ⅶ激活后进一步激活激肽系统、补体系统和纤溶系统使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产生并释放组胺使微血管平滑肌舒张,通透性增强回心血量减少。3、DIC引起的广泛性出血可导致休克。4、9凝血中形成的纤维蛋白多肽A和多肽B能使肺血管收缩,增加右心负荷使右心衰竭而引起心源性休克。】休克:指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侵袭后,体内血

8、液循环发生严重障碍,组织有效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从而导致各重要器官因缺氧而发生严重机能和代谢障碍的一种复杂的全身性病理过程。【休克共同发病环节:微循环血液灌流不足是个型休克发生发展的基本环节而他又与以下三点有关:1、微循环灌流压降低(1)血液总量减少(2)心输出量降低(3)血管容量增大2、微循环血流阻力增加(1)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2)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3、微循环血液流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