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学期大学语文作业2

201203学期大学语文作业2

ID:7064922

大小:10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2-04

201203学期大学语文作业2_第1页
201203学期大学语文作业2_第2页
201203学期大学语文作业2_第3页
201203学期大学语文作业2_第4页
201203学期大学语文作业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03学期大学语文作业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03学期大学语文作业2单项选择题第1题苏轼谈到头脑中的鲜活形象一呈现必须迅速抓住否则就会丧失时,所用的比喻性词语是A、蜩蝮蛇蚹B、胸有成竹C、兔起鹘落D、庖丁解牛答案:C第2题《张中丞传后叙》一文,在行文上的一个最大特点是A、叙事与抒情并重B、抒情与议论并重C、叙事与议论并重D、描写与议论并重答案:C第3题《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游西山后精神解脱、达到物我两忘境界的语句是A、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B、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C、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D、心凝形释,与

2、万化冥合答案:D第4题苏轼在赠给文与可的诗中说:“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这里所暗示和照应前文的一个文艺思想是A、胸有成竹B、尺幅万里C、心手相应D、庖丁解牛答案:A第5题《谏逐客书》铺陈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是为了A、批评秦王声色误国B、宣扬秦国强大富足C、美化秦王以增强其接受劝谏的可能性D、阐发重物轻人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答案:D第6题韩愈《答李翊书》一文的主旨是A、赞扬李翊好学上进B、反对骈俪文风C、强调道是为文的根本D、阐述“无望其速成”的道理答案:C第7题李斯《谏逐客书》一文的中心论点

3、是A、驱逐客卿是错误的B、驱逐客卿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C、秦国依赖客卿才强大起来D、重物轻人不是统一天下的正确方略答案:A第8题《答李翊书》中采用“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的比喻,是为了说明A、为文立言要“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B、为文立言要“惟陈言之务去”C、为文立言要“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D、为文立言要以思想修养为本答案:D第9题《张中丞传后叙》一文中表现许远性格的方式是A、在驳斥谬论中补叙事迹B、在夹叙夹议中抒情赞美C、抓住动人轶事进行补叙D、抓住典型细节进行描写答案:A第10题体现《始得西山

4、宴游记》全文记叙线索的两个字是A、“惴栗”B、“始得”C、“宴游”D、“特立”答案:B多项选择题第11题李斯《谏逐客书》的说服力来之于A、论点始终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B、反复对比论证利害得失鲜明C、正言直谏,敢于批评秦王耽于声色D、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E、语言铺陈排比,文章气势充沛答案:A

5、B

6、D

7、E第12题《张中丞传后叙》的主要内容有A、为许远辨诬B、在辩诬中补叙许远的英雄事迹C、补叙张巡的英雄事迹D、补叙南霁云的英雄事迹E、颂扬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功勋答案:A

8、B

9、C

10、D

11、E第13题见之于《文

12、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的成语有A、井底之蛙B、兔起鹘落C、庖丁解牛D、胸有成竹E、心手相应答案:B

13、C

14、D

15、E第14题下列文学观点,属于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来的有A、文以载道B、无望速成C、辞必己出D、陈言务去E、气盛言宜答案:B

16、D

17、E第15题《始得西山宴游记》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有A、铺垫B、暗示C、反语D、侧写E、象征答案:A

18、D判断题第16题《谏逐客书》中,李斯反复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正面论述强调纳客之利,反面推理突出逐客之害,利害并举,两相对照,是非分明,产生了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答案:正确第

19、17题《答李翊书》属于书信体议论文,是阐述中唐古文运动理论的重要作品。文章主要阐述了为人与为文、立行与立言之间的关系。作者以自己学文的亲身经验,阐明了道德修养对治学、为文的重要意义。答案:正确第18题《张中丞传后叙》不是要给张巡等人重新立传,也不是在写《张巡传》的读后感。韩愈沿用了《史记》传后论笔法,就有关《张巡传》的内容发表议论并补充以自己搜集的史料,形成了本文议论、叙事并重的写作特点。答案:正确第19题《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首篇,起着开宗明义的作用。它写于作者初贬永州之时,文中用清新峭拔的文笔描

20、绘了西山的景物,寄寓了作者政治上遭受迫害的激愤之情。答案:错误第20题《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从文与可的画论落笔,阐发了“胸有成竹”和“尺幅万里”的创作思想,展示了艺术创作由观察到构思再到表达的基本过程,高度肯定了文与可的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答案:错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