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教师课堂提问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对外教师课堂提问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ID:7067412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2-04

对外教师课堂提问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_第1页
对外教师课堂提问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_第2页
对外教师课堂提问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_第3页
对外教师课堂提问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外教师课堂提问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外教师课堂提问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张洁1.调查的原因几目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和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对外汉语课堂提问除了具备一般课堂提问所具有的作用外,还对学生的二语习得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问能给予学生动力和机会习得语言,同时让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所以我认为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恰如其分地调节自己的提问行为。什么样的提问是有效的怎样的提问能促使学生进行内容丰富的语言输出,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提高运用汉语的能力,是本文调查探讨的目的所在。2.提问方式的理论依据早期的心理学家把提问分成两大系统即“开放与封闭”和“记忆

2、与思考”。50年代以后,最广泛采用的提问类型是布鲁姆的认知分类系统。布鲁姆理论把提问分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类型,这种分类粗略地描绘了问题类型的层次。Barnes在1969年又区分了四种类型:事实型问题、推理型问题、无须进行推理的开放式问题以及社交型问题。在此基础上,Barnes在1976年又着重区别两种推理型问题:封闭推理(。l。sedreasoning)和开放推理简称封闭型问题和开放型问题,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接受一个提问者已经知道的答案,而后者可接受多种提问者并不知道的答案。这一区别对后来的课堂提问研究影响很大。Long&sato在

3、1983年依据对话数据对问题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重新把问题分为形声性问题和认识性问题其中,认识性问题又分为参考性问题,展示性问题表达性问题和反问性问题。这些理论称为本文的理论依据。3.以展示性问题为例进行分析展示性问题指对知识的核对性提问,教师已经知道问题的答案,答案一般是唯一的,被问者一般可以在资料中直接找到,只需表层理解、短时记忆便可作答。教师通过提问展示性问题,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或情景的基本理解,或是强化学生对以前所学的汉字、词语、句型结构的回忆及重复应用,防止遗忘。例如:初级上精读课教材中有一篇名为《我的一天》的课文。课文是以玛丽和山本两个留学生的日常对话为形式展开的。在学

4、习这篇课文时,教师采用齐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让学生熟悉课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教师将问题写在黑板上,先让学生准备几分钟,然后再提问不同的同学,要求不看书回答。1、山本早上几点起床?2、山本是不是在七点半吃早饭?3、山本几点钟去教室?几点上课?几点下课?4、山本中午休息吗?在哪里休息?5、山本下午常常做什么?6、山本去图书馆还是去朋友那儿?7、山本晚上几点几点睡觉?从设计的形式上来看,以上问题中既有是非问句,有选择问句。使用最多的是需要针对提问的某一方面做出具体回答的特指问句。学生在回忆课文内容的同时,也对以前学过的几种疑问句型进行了复习。问题的难易度上看,以上

5、问题都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且答案是固定的,属于重现课文内容的展示性问题,一般较为容易。只要学生认真看书、认真听课,一般都能回答正确。尤其是第l句、第3句、第4句的后半句、第5句和第7句,都属于特指型问题,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第2句是教师根据课文中山本“六点半起床”而设计的是非问句,第4句则是课文中的原句,第6句是教师根据山本“下午有时候做练习,有时候去朋友那儿聊天”而设计的选择性问句。从现场反应来看,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问题回答得较为正确,教学气氛良好。我们认为,教师提问此类问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山本起床、吃早饭、教室、上课、下课以及睡觉的具体时间,而是通过展现

6、山本一天的生活,使学生学会如何简单表达人一天的生活。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必过分拘泥于课本的具体内容,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对一天生活连贯、有序的表达上。鉴于此,我们认为教师不必过多地设计答案为某一具体时间的诸如““几点上课?”、“几点下课?”之类的特指性问题,这类问题的答案太过直接,学生不用经过任何思考就可以脱口而出。教师可以变换问题的形式,采用多种句式来提问,适当增加一下问题的难度,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一点新鲜的感觉。例如,可以将第7句变为“山本晚上十一点睡觉,对吗?”;也可以从整体上入手,先让学生说出山本上午、下午和晚上各做了什么,然后再让学生按照顺序来叙述山本的一天。这样做可以

7、锻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能力和连贯的表达能力,比单纯就课文细节进行简单提问的效果会好一些。在讲练某些固定语言点,如日期、时间、方位等的表达时,教师常常提问展示性问题。例如,在某初级班的基础会话课上,教师以“今天”为中心进行扩展,给学生补充了“昨天”、“明天”、“后天”、“大后天”等生词,然后又给学生讲解了汉语日期的表示方法,接着就进行了如下的提问:教师(问学生A):今天几号?星期几?学生A:2006年10月12号,星期四.教师(问学生B):昨天几号?星期几?学生B:2006年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