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应用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应用

ID:7070372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2-04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应用_第1页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应用_第2页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公路的交通量日益繁重,超载和渠化交通现象日趋严重。重交通、重荷载和渠化交通对沥青混凝土公路的直接影响就是车辙。  在我国由于使用半刚性或刚性基层和坚固、耐磨性集料,施工时又采用压实度和最大理论密度双控体系,因此发生结构性车辙、磨损性车辙、压实性车辙的可能性较小,流动性车辙已经成为目前沥青路面车辙的最大类型。  流动性车辙主要是由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剪切强度不足而产生的流动变形形成的。这种变形的轻重程度与沥青混合料本身的高温稳定性直接相关,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棘手病害。  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2、之一就是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ighModulusAsphaltConcrete,HMAC),以期减少车辆载荷作用下沥青混凝土产生的应变,以及减少沥青混凝土不可恢复的残余变形。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英文简写HMAC,法语简写EME)是指45℃,10条件下动态模量达到2000以上或45℃,0.IHz条件下动态模量达到500Mpa以上的沥青混合料。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是由低标号硬质沥青或在粘稠石油沥青中添加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外加剂以及一定级配的集料组成。其特点是模量高、抗剪切能力强。  因此,在流动性车辙成为目前公路和高速公路最主要病害的情形下,使用高

3、模量沥青混凝土已经成为必然。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研究现状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研究始于欧洲,但是随着长寿命沥青路面研究的展开,这一研究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研究的国家,并于1981年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作为基层应用于旧路面结构的补强。目前法国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形成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EME)标准NFP98—141,对配合比设计方法和结构设计均有特定的方法。  英国于1994年开始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进行研究,并建立长寿命路面的耐久性研究项目,主要针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抗老化、抗裂性能进行研究。  意大利通过对

4、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和三种改性沥青混合料基层的对比研究,分析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及其提高基层承载力的实际效果,提出了正确使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基层的要点。  葡萄牙针对炎热的气候,修筑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试验路,通过对试验路抵抗车辙能力的研究和总结,为预估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车辙量(中国沥青网)提供依据。  美国在2004年发起了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作为长效性沥青路面中、下面层的研究,并着重于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设计方法和成本的研究。  国内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研究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  为此,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于2

5、005年启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该项目由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承担,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辽宁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局参加。经过近两年半的科技攻关,项目于2008年4月通过验收。该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以提高沥青混凝土模量作为解决路面高温稳定性不足的技术途径;研究开发了高模量低标号沥青和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外掺剂;在铺筑试验路的基础上提出了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指标。  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教授采用低标号30号沥青结合郑石高速试验段和室内系统研究,提出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力学模型以及中下面层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可以有效减少中上面层的流动

6、性车辙。  长安大学沙爱民教授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进行了研究,在室内试验成果的基础上采用70号沥青结合河南抚项高速的修筑以及通车后的检测结果,经过两年多的试验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提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抗车辙能力和降低沥青用量的适用我国沥青路面修筑的HMAC级配选用方法;提出了以我国现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设计方法为基础HMAC配合比设计方法;结合路面实体工程的铺筑提出了HMAC路面的施工工艺。路桥求职路桥招聘路桥英才网英才网  东南大学钱振东教授对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性能进行试验提出了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的疲劳性能方程。  河北工业大学和天津公路

7、处通过对克拉玛依30号硬质沥青和混合料优化研究,提出沥青路面中面层混合料的优化级配。  通过对HMAC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可知: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主要作为基层或连接层(相当于我国的中面层),解决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流动性车辙问题。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  虽然我国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面对日益增加的流动性车辙病害,国内已将开始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来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摸索阶段(2000年-2005年)  2000年法国PR公司在中国推出PR.PLAST.S产品(简称PR.

8、S),中国开始引入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概念。但当时法国公司在中国是以抗车辙的名义进行推广,并于2001年在运三高速上面层开始使用。随后很多高速路和重载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