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穿刺成功护理探讨论文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护理探讨论文

ID:70857329

大小:18.0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12-25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护理探讨论文_第1页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护理探讨论文_第2页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护理探讨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护理探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静脉穿刺成功护理探讨论文静脉穿刺术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小儿静脉注射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在儿科抢救中静脉穿刺做到一针见血能保证静脉通路的顺利开通。为抢救和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如何做到小儿静脉注射一针见血,笔者总结多年的护理经验,浅谈几点体会。1静脉穿刺部位的选择1.1根据患儿年龄选择新生儿至3岁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是儿科护理基本功,由于头皮静脉是网状分布,所以,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应选用正中静脉,此静脉直、较大,不易滑动,易固定,其次额

2、浅、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3岁以上至12岁儿童宜选用四肢静脉。1.2根据病情治疗慢性疾病宜由远心端开始选用;抢救时宜选用肘静脉或大隐静脉等大血管,一般性治疗宜选用头皮静脉和肢端静脉,静推钙剂、高渗糖、20%甘露醇滴注及升压药宜选肘静脉及大隐静脉;静脉采血时最好选用肘静脉,股静脉及颈外静脉。2光线强弱及照射角度对静脉穿刺成功的影响第3页共3页高度适宜,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如光线太强,又是直射穿刺部位,因光线的刺激反而无法看清血管;在阴雨天或夜间借助150W灯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距离穿

3、刺静脉45~50cm高度为佳,此时灯光对眼的刺激小,静脉暴露好,穿刺易成功。3针头大小选择选择针头大小原则是根据静脉大小及深浅部位而定,一般常用头皮正中静脉、额、颞后静脉、手指浅静脉,指趾间静脉滴注均可用41/2~51/2号针头。肘静脉、大隐静脉、推注或采血可用51/2~71/2号针头。4持针的手法以前我们都采用右手拇指持针柄在上,食指在下呈10°~15°,针头斜面向上刺入皮肤后,再换成食指在针柄前,拇指在后沿静脉走向平行刺入法。这样要求操作者穿刺技术非常高,且对于浅、细静脉在换手法时针尖易翘起

4、,容易穿破血管。我们改用直接用右手食指在压,使血管充盈后,特别对脱水患儿,直接成10°~15°角,针头斜面向上,通过皮肤将针头直接刺入静脉,成功率较高,适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5进针手法根据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所成角度不同。分为直刺法与斜刺法,直刺法是指在欲穿刺的静脉上,针头与皮肤成10°~15°角,针头斜面向上,通过皮肤将针头直接刺入静脉,适合小儿头皮静脉,手背及足背浅静脉。斜刺法是指在欲穿刺的静脉旁侧距静脉约1~1.5cm处,针头与皮肤成20°~30°角,将针头刺入皮下,然后在皮下潜行0.8~1

5、cm后再刺入静脉,适于肘静脉,大隐静脉及较大静脉等。第3页共3页总之,作为一名临床小儿科护士,应该娴熟地掌握以上各项基本操作技能,在操作中保持正常稳定,轻松的情绪,就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第3页共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