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互补传统教育论文

新课改互补传统教育论文

ID:70861054

大小:22.4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11-25

新课改互补传统教育论文_第1页
新课改互补传统教育论文_第2页
新课改互补传统教育论文_第3页
新课改互补传统教育论文_第4页
新课改互补传统教育论文_第5页
新课改互补传统教育论文_第6页
新课改互补传统教育论文_第7页
新课改互补传统教育论文_第8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互补传统教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改互补传统教育论文一、对教改目标的认识————情景化的解决之道"解决问题"这一概念最早美国数学教师协会(NCTM)于1980年4月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符合旨在提高美国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直到1992年12月,张奠宙教授根据研究意识到情景交融的教学法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于是撰写《数学素质教育设计(草案)》一文,向教育部门呼吁将"解决问题"的教学作为对我国基础数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张教授阐述的"解决问题"不仅是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更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

2、养,这种学习能力需要贯穿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培养的过程,整个过程一直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笔者分析这正是为了摆脱教育"高分低能"的与实际应用脱机的重要途径,故"解决问题"也是一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学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目标在此已十分明确,关于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其教学目标和达到要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课改以来,我国小学数学教学重点"应用题&q

3、uot;不再是独立的一个版块,而是融合到各个的教学内容中,我们要根据教改目标批判地继承应用题教学的优秀理论和经验,积极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和探索出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经验和基本规律,以期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二、对数量关系分析的弱化————数量关系分析的重要性第8页共8页第8页共8页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是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碰撞,两种教学方式各有其特色:传统应用题是一种经过简化了的文字题,把一些现实问题抽象出来高度加工而成,缺点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解

4、决问题"则完全按着情境重设,重视素材的现实性和趣味性,表现方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图文,且生动形象,缺点是过于弱化了数量分析过程。两者在表现方式上的不同,教学目标上的偏重,直接导致了教学方式上的差异。新教材要求教师通过现实生活情境的创设,在日常教学之中把数量关系的运用问题全面渗透。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首先是教师不太适应此种没有重点,又全是重点的融合渗透教学方式,融合渗透让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生活情境过于泛滥,缺乏抽象的精简,特别是缺乏对数量关系的专项训练以至于学生不能有效地结合情境来理解渗透了数量关系的运用问题。其学生的课堂表现为:对解决问题望找

5、不到思路,乱猜乱撞解题,对综合列式不理解,理解能力差的学生的认识和思维水平便只能停留在某些具体的情境上,而缺乏抽象概括能力。而实际上,基本的数量关系是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模型的基础,换句话来说就是拥有概括和抽象问题本质能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