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瑞鹤仙·环滁皆山也翻译赏析

古诗瑞鹤仙·环滁皆山也翻译赏析

ID:70912599

大小:18.7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11-25

古诗瑞鹤仙·环滁皆山也翻译赏析_第1页
古诗瑞鹤仙·环滁皆山也翻译赏析_第2页
古诗瑞鹤仙·环滁皆山也翻译赏析_第3页
古诗瑞鹤仙·环滁皆山也翻译赏析_第4页
古诗瑞鹤仙·环滁皆山也翻译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瑞鹤仙·环滁皆山也翻译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瑞鹤仙·环滁皆山也翻译赏析5古诗瑞鹤仙·环滁皆山也翻译赏析5古诗瑞鹤仙·环滁皆山也翻译赏析5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作者为宋朝诗人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玡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前言】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词作,为作者用独木桥体,隐括欧阳修散文名作《醉翁亭记》写成。词的上片首句写出环滁皆山的空间环境,接着

2、写琅玡山林木繁茂,幽深秀丽。继而指出太守之乐不仅是乐山乐水的自然美景,更主要的是“得之心、寓之酒也”,故而乐亦无穷;下片写人的游乐,作者着力表现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极度渲染他与众宾客的山肴泉酒之饮食热闹氛围。这种非丝非竹之乐所以乐,则是太守与民乐其乐的结果。山谷此词隐括全文,全篇处处能表现乐于游山玩水和与民同乐的情谊。能于隐括之中不失其精神,实为难得。若加苛求的话,那么词中多袭原文,创寓新意稍嫌不足。但仍然瑕不掩瑜。  【注释】  1、环滁(chú):环绕着滁州城。滁州,今安徽省东部。  2、皆:副词,都。  3、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4、琅玡山,在滁州西南十里。  

3、5、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6、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7、得:领会。  8、寓:寄托。  8、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名词。  10、山肴:用从山野捕获的鸟兽做成的菜。  11、野蔌(ù):野菜。蔌,菜蔬的总称。  12、洌(iè):清澈。  13、泉:指酿泉,泉水名,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酿酒而得名。  14、觥(ōn):酒杯。  15、筹:行酒令的筹码,用来记饮酒数。  16、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17、乐①其乐②:乐他所乐的事情。5乐①:以

4、…为乐。乐②:乐事。  18、醉翁:指欧阳修(1007-1072年),自号醉翁。  【翻译】  环绕着滁州城四面的都是山。远远看去,那草木繁茂、幽深秀美的地方,就是琅玡山。顺着山路前行六七里,一座亭子的亭檐翘起,就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高踞在泉水边,这就是醉翁亭。太守观赏山水的乐趣,从内心里领悟到,又寄托在酒上。再加上芳香的野草、浓阴的大树,美好的景色真是无穷无尽。  游玩的情形,山中的野味,原上的珍蔬,酒水清,泉水甜,觥满杯盈。之后太守喝醉了,人们依然大声喧哗笑闹,这是宾客们尽情快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