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

ID:70954354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11-25

热交换器_第1页
热交换器_第2页
热交换器_第3页
资源描述:

《热交换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热交换器一,工艺及控制说明本热交换器为双程列管式结构,起冷却作用,管程走冷却水(冷流).含量30%的磷酸钾溶液走壳程(热流).工艺要求:流量为18441kg/h的冷却水,从20℃上升到30.8℃,将65℃流量为8849kg/h的磷酸钾溶液冷却到32℃.管程压力0.3MPa,壳程压力0.5MPa.流程图详见图4-1.图4-1流程图画面流程图画面"G1"中(图4-1):阀门V4是高点排气阀.阀门V3和V7是低点排液阀.P2A为冷却水泵.P2B为冷却水备用泵.阀门V5和V6分别为泵P2A和P2B的

2、出口阀.P1A为磷酸钾溶液泵.P1B为磷酸钾溶液备用泵.阀门V1和V2分别为泵P1A和P1B的出口阀.FIC-1是磷酸钾溶液的流量定值控制.采用PID单回路调节.TIC-1是磷酸钾溶液壳程出口温度控制,控制手段为管程冷却水的用量(间接关系).采用PID单回路调节.检测及控制点正常工况值如下:TI-1壳程热流入口温度为65℃TI-2管程冷流入口温度为20℃TI-3管程冷流出口温度为30.8℃左右TIC-1壳程热流出口温度为32℃FR-1冷却水流量18441kg/hFIC-1磷酸钾流量8849kg/h报警限说明(H为报警上限,L为报警下

3、限):TIC-1>35.0℃(H)TIC-19500kg/h(H)FIC-1<7000kg/h(L)图4-2控制组画面控制组画面"C1"组合了全部操作,控制及指示器,详见图4-2.本热交换器的主要设备参数如下:壳内径D=250mm管长L=5.0m 折流板间距B=0.1m列管外径do=19mm 列管内径di=15mm列管根数n=52根总传热系数K=924.8kcal/(m2·h·℃)壳程压降ps=0.024MPa二,开车操作法①开车前设备检验.冷却器试压,特别要检验壳程和

4、管程是否有内漏现象,各阀门,管路,泵是否好用,大检修后盲板是否拆除,法兰连接处是否耐压不漏,是否完成吹扫等项工作(本项内容不包括在仿真软件中).②检查各开关,手动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各调节器应处于手动且输出为零.③开冷却水泵P2A开关.④开泵P2A的出口阀V5.⑤调节器TIC-1置手动状态,逐渐开启冷却水调节阀至50%开度.⑥开磷酸钾溶液泵P1A开关.⑦开泵P1A的出口阀V1.⑧调节器FIC-1置手动状态,逐渐开启磷酸钾溶液调节阀至10%.⑨壳程高点排气.开阀V4,直到V4阀出口显示蓝色色点,指示排气完成,关V4阀.⑩手动调整冷却

5、水量.当壳程出口温度手动调节至320.5℃且稳定不变后打自动.⑾缓慢提升负荷.逐渐手动将磷酸钾溶液的流量增加至8800kg/h左右投自动.开车达正常工况的设计值见工艺说明.三,停车操作法①将调节器FIC-1打手动,关闭调节阀.②关泵P1A及出口阀V1.③将调节器TIC-1打手动,关闭调节阀.④关泵P2A及出口阀V5.⑤开低点排液阀V3及V7,等待蓝色色点消失.排液完成.停车完成.四,事故设置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