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核电产业的成功之路

中国发展核电产业的成功之路

ID:7111619

大小:67.61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8-02-04

中国发展核电产业的成功之路_第1页
中国发展核电产业的成功之路_第2页
中国发展核电产业的成功之路_第3页
中国发展核电产业的成功之路_第4页
中国发展核电产业的成功之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发展核电产业的成功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发展核电产业的成功之路 如果说风光旖旎的中国南海之滨,传说中西王母降生的地方——宁静秀美的大亚湾畔是怀瑾握珠之地,大亚湾和岭澳两座核电站则宛如镶嵌在这方灵山秀水上的两颗晶莹璀璨的钻石,在蓝天碧水间熠熠生辉,见证着沐浴祖国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成长历程和闪光足迹,见证着中国人核电之梦变为现实的成功路径.搞核电曾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早在1958年,原国家电力部就开始研究建核电站事宜。1970年2月8日,国务院领导郑重决策:“要和平利用核能,搞核电站。”1980年,国家领导人访问法国时明确表示,要尽快建设两台大型核电机组。1982年1

2、2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决定:国家以贷款方式投入3亿美元股金,以与港方合营、利用外资的形式建设需要投资40亿美元的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令中广核人引以为光荣和自豪的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从立项、审批到建成投产,都是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亲自决策、亲切关怀下实现的。在大亚湾核电站基础上滚动发展起来的岭澳核电站,也是党中央审时度势、英明决策的产物。正是在党中央与党和国家高层领导的亲切关怀下,中广核集团的成长和发展之路才走得非常坚实和成功。   中广核人不负众望,向祖国和人民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从大

3、亚湾核电站起步,靠“借贷建设、卖电还钱”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发展起来的中广核集团,实施“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资本裂变式经营战略,成功走出一条自我循环、自我壮大的良性发展之路,由核电婴儿茁壮成长为祖国的核电骄子。如今,耸立在宁静的大亚湾畔的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不仅结束了中国没有大型商用核电站的历史,而且已成为中国核电发展史上高耸的里程碑。如今,集团已成为拥有两座核电站,总装机容量400万千瓦,年发电近300亿千瓦时,总资产558亿元人民币,净资产178亿元,年盈利近30亿人民币的国内一流大型企业集团。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三核、广四核的建设和发展,中

4、广核这个祖国核电事业的骄子一定会成长为世界级的核电巨人。  中国必须搞核电,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如何搞法一直存在争论。有人主张一切从头来自己搞。其实,在世界核电技术已发展成熟的今天,自己从零起步决非明智之举,善于营造并充分利用于我有利的国际环境,实现后发赶超才是上策。中国要强大,民族要复兴,关键是抓机遇、抢时间。我们最输不起的是机遇和时间。世界近代以来,中国已输掉太多太多的机遇和时间: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电子革命、信息革命……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落在人后。如今早已清醒的中国就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跳高。中广核的道路——高点位起步,跨越式发展,“引进、消化、吸

5、收、创新”,理应成为我们全民族追赶世界先进浪潮、实现强国之梦的样板路。亦步亦趋只能导致永远落后于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跨越,这才是后来者居上的真谛所在,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即在于此。    中广核的成功,还在于为我国找到一条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国际经验显示:核电与水电、火电一起成为支撑世界电源的三大支柱。而我国以煤电为主的电源结构其弊端日益显现,改变电源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势在必行。我国水电能源理论蕴藏量较大,但可开发储量并不多,且多集中于经济欠发达、开发难度较大的中西部;煤电是高能耗、高污染能源,目前已占我国电源的近80%,不

6、仅发展潜力有限,而且污染性及其导致的交通运输问题愈演愈烈;我国石油短缺,天然气储量也不富裕,进口量将逐年增加,发展油电、气电无疑要依赖于国际市场,易受制于人;至于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可预见的将来,难以提供大规模、稳定的工业电力,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性能源。中长期只有核电可作为我国替代煤电、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能源。发展核电还可以极大缓解我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    不仅如此,发展核电也是培养、聚集、储备核技术人才、提升我国核能力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核电站的设计、制造、运营和管理,属核

7、能高科技产业,与一个国家储备和发展高水平的核技术、核队伍、核能力密切相关。发展核电不仅能为国家提供必要的电力能源,而且能为国家的核能力奠定坚实的产业、技术、人才基础。积极发展核电产业,走以核养核的市场化新路,不仅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继续提升我国的核能力、巩固我国核地位的正确选择。    在大亚湾核电站全面引进的基础上,岭澳核电站走了一条自主化建设的创新之路,通过建设岭澳核电站,我国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的设备制造能力已达30%。大亚湾和岭澳两座核电站自建成投产以来,其主要性能、技术指标和安全生产管理,

8、一直处于世界较先进水平。XX年11月,国际原子能机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