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论文

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论文

ID:7114385

大小:4.11 MB

页数:121页

时间:2018-02-05

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论文_第1页
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论文_第2页
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论文_第3页
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论文_第4页
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毕业论文目录摘要(中文)IABSTRACTII绪论(引言)11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21.1矿井概况21.1.1矿井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与交通条件21.1.2井田气候31.1.3矿井水文和水源31.2井田地质特征41.2.1地质勘探程度与建议41.2.2井田地层及可采煤层特征51.2.3矿井地质构造121.2.4矿井水文地质191.2.5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性222矿井开拓开采设计262.1井田境界262.2矿井储量计算262.2.1储量计算范围262.2.2储量计算方法及计算指标262.2.4储量计算结果27

2、2.3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设计282.3.1矿井工作制度282.3.2井型分类282.3.2储量及储量动用系数282.3.3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设计292.4矿井开拓设计312.4.1矿井开拓方式的确定312.4.2开采水平和的回风水平标高的确定332.4.3井筒位置的确定352.4.4主要巷道布置372.4.5采区划分392.4.6井底车场及硐室412.5采区设计432.5.1采区基本概况432.5.2采区上下山、区段平巷的布置432.5.3区段划分及车场形式44III2.5.4采煤方法442.5.5主要设备选型452.5.6采区生

3、产系统463矿井通风设计483.1矿井通风系统483.1.1矿井通风系统选择的依据及主要内容483.1.2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493.1.3矿井通风方式的选择513.1.4采区通风系统选择523.1.5风流路线及风流控制543.2矿井风量计算与分配553.2.1风量计算有关规定553.2.2矿井总风量的计算553.2.3风量分配原则与方法663.3矿井阻力计算693.3.1矿井通风时期的最大阻力693.3.2矿井总风阻与矿井等积孔763.4主要通风机选型783.4.1选择主要通风机783.4.2选择主要电动机873.5矿井通风费用概算8

4、93.6通风机附属装置914安全生产措施934.1瓦斯防治措施934.2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954.3降温措施964.4防灭火措施984.5防尘措施994.6水灾防治1004.7提升、运输及供电安全1014.8安全卫生仪表、装备和人员配置10255121(0)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1035.15121(0)保护层工作面概况1035.2“Y”型通风的实现1045.3沿空留巷设计1055.4基于留巷的多向钻孔布置方案与参数设计1065.4.1留巷钻孔抽采卸压瓦斯机理1065.4.2钻孔布置方案与参数设计1075.5煤与瓦斯共采效果分析

5、1125.6总结113结论114附件115参考文献116致谢117IIIIII76绪论(引言)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检验,也是参加工作前的一次实战演习,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系统地总结,并结合实际条件加以综合运用,努力做到知识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本次设计是针对谢一矿望峰岗井11-2煤层进行初步设计的,在设计前在淮南矿业集团下属的谢一矿进行了毕业实习,对该矿的地理位置、矿井地形及水文地质等资料有了较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并且对该矿可采煤层和采煤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的通风、安全措施等方面有了

6、一定的了解。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根据谢一矿的地质资料,综合在学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原始数据条件下对该矿作矿井初步设计。本次设计内容包括:矿井开拓开采,具体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主要通风设备和电动机的选择,对矿井进行调风、配风并计算通风阻力,编写该矿主要灾害的防治措施等。设计的主要依据:在实现新型、高效的矿井生产的基础上选择回采方法,在符合05年9月发行的《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情况下设计最优的通风方案,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提出多个方案并对其进行技术上的比较,选择优者。本设计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谢一矿初步设计其分为四个章节:1、矿

7、井概况及地质特征;2、矿井开拓开采设计;3、矿井通风设计;4、安全措施;第二部分:5121(0)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本次设计受到了安全教研室各位老师特别是刘健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大力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本人所学及实践经验有限,本次设计必然存在众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批评、指正。761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井概况1.1.1矿井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与交通条件本井田位于淮河南岸、八公山东北麓,属山前斜坡堆积成因的地貌单元形成较为宽广的山前平原。地理坐标:东径116°52′02″~116°57′08

8、″;北纬32°34′24″~32°38′28″。井田范围北以新ⅠⅩ线向南约65m及F11-9断层与新庄孜井田为界,南部以ⅩⅤ线和隗店断层为界,西以A1煤层露头线为界,东止于-1200mC15煤层等高线,浅部原则上以各煤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