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的几点思考

人口老龄化的几点思考

ID:7123773

大小:31.4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2-05

人口老龄化的几点思考_第1页
人口老龄化的几点思考_第2页
人口老龄化的几点思考_第3页
人口老龄化的几点思考_第4页
人口老龄化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口老龄化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口老龄化的几点思考受人口发展规律的影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预测,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老龄化问题。一、我们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的双重压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大大降低了人口出生率,总人口增长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人口基数过大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庞大的人口数量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现在,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这是一个新的重要国情。人口老龄化压力已经开始显现,并将

2、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而不断加重。整个21世纪,这两方面压力将始终交织在一起,给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二、养老保险的负担日益增加老年人口在青壮年时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在年老体衰时,需要得到社会、家庭的保障和赡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镇相应的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随之连年猛增,农村老人的赡养费用不断增加,政府、企业、社会、家庭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三、老龄社会的服务需求迅速膨胀随着老年人口的急速增加,老年人口的生活、医疗、服务等方面的需要急速增加,衣、食、住、行、用的需求特殊,医疗服务、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需求增

3、加。但现在老龄服务业发展状况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庞大老年人群,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四、养老保险城乡差别大据有关部门报道,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农村的老龄化问题压力更大。比城镇更重。在养老保险方面,城乡差距大,城市的养老保险相对比较好,城镇的国家、企业、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比较完整,但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城市以社会养老为主,比较有保障;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因家庭情况不同而出现呈现出差别很大的养老问题,养老投入和保证效果的不同,

4、就产生了城乡养老的差距和不同。五、建议加大在养老保险、老年用品、老年人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国家养老、企业养老、家庭养老与社会救助、保险公司相结合。有养老能力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家庭,可自行养老。养老能力不足或没有养老能力的家庭,可与社会救助、保险公司相结合,具体到计划生育家庭,即国家、集体出一部分险金,社会救助出一部分险金,计生家庭出一部分险金,让没有支付养老保险能力的老年人口参与到社会保险之列。根据不同经济状况、生活状况,分险种、分几类别进行援助养老,保证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险。2、倡导有关企业加大老年用品投入。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培育、支持与老年人有关的饮食、起居、服

5、饰、用品、娱乐等各行各业的兴起,使老年服务业有较大的发展。大力开发老年专用消费品,培育老年用品市场,满足老龄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3、鼓励有关部门增加老年人的服务。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事业单位、各团体都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增加相应的为老人年人服务的服务项目,提高老年人服务品位,增强老年人的社会主人翁意识。具体到计生部门,就是由县技术服务站联合卫生部门,增加为奖扶老人提供身体状况咨询,实行免费体检;同时,成为农村医疗合作定点单位,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优势服务。总之,要把老龄社会作为21世纪的一个重要问题认真对待,充分利用25年战略机遇期,做好应对老龄社会的各项

6、准备,创造条件,组织相关部门、实体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到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