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手机靓号市场经营秩序亟待规范

基层反映:手机靓号市场经营秩序亟待规范

ID:712490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9-02

基层反映:手机靓号市场经营秩序亟待规范_第1页
基层反映:手机靓号市场经营秩序亟待规范_第2页
基层反映:手机靓号市场经营秩序亟待规范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层反映:手机靓号市场经营秩序亟待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层反映:手机靓号市场经营秩序亟待规范今天,好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手机靓号市场经营秩序亟待规范》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8888、6666、123456”等一串普通数字,一旦融入手机尾号,便成了人们常说的“靓号”,受到消费者广泛热捧,甚至被部分成功人士视为软实力的象征。但是,随着手机靓号越炒越热,手机靓号市场经营秩序诸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引发了消费者极度不满,成为消费投诉新热点。工商部门应高度重视手机靓号市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规范。一、手机靓号市场存在的

2、主要问题一是存在不合理保底消费现象。虽然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但各运营商以手机靓号属稀缺资源为由,明目张胆要求消费者购买靓号须保底消费。如某电信营业厅尾号为4连号的靓号需预存8000元话费,每月消费不得低于800元;5连号则需预存1万元话费,月最低消费1200元;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两家营业厅,标明的靓号资费套餐每月最低消费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二是过户“潜规则“盛行。据业内人士介绍,手机号码过户,按照正常程序,两人带身份证到营业厅就可以办理,不需要其

3、他附加条件。但目前,手机靓号过户却存在着诸多“潜规则”:如有些类别的靓号根本不允许过户,有些靓号在网协议期或者合约期满可过户,有些靓号过户须永久性调高套餐资费,让消费者叫苦不迭。三是滋生黄牛市场。目前,靓号市场运营并不公开透明,运营商往往实行一半靠市场销售、一半靠内部分配的双轨制,致使靓号市场黄牛滋生。部分号贩子利用普通消费者信息不灵敏,先下手为强抢走靓号;部分商家通过关系从内部批出手机号码或向运营商购买整个号段,然后再倒卖靓号,致使靓号相较于普通手机号码而言,价值连城到让人瞠目结舌。如在淘宝网上输入“手机靓号”,?立即出现几十个卖家

4、,他们中多数都在页面注明“正规运营商进货渠道”,且其中“18881818”号段的靓号,最贵的高达5万,最便宜的也要1500元。二、规范手机靓号市场经营秩序的对策一是强化消费教育。工商部门应利用各类普法活动契机,向消费者开展消费教育。一方面,引导消费者认识到靓号并不具有神奇的功效,仅仅是人们通过数字表达出的一种希望和祝福,在选择购买靓号时应注意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不要为选择靓号而忽视了资费套餐的不合理、不适用。另一方面,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靓号时应提高防范意识,尤其注意从正规渠道、合法途径购买,且要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二是强化自律引导。工商

5、部门应根据消费者投诉情况,通过召开约谈会、上门面对面交流、开展行政指导等形式,向运营商指出消费者反映强烈的手机靓号市场存在不合理保底消费、过户潜规则、黄牛市场活跃等问题,要求运营商按照《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自查自纠、约束行为。同时,引导运营商在利用市场机制分配稀缺的公共资源时,应做到彻底地开放、透明,让消费者享有公平、公正的选择权,有效防范黄牛滋生或变相暗箱操作行为。三是强化执法打击。工商部门应主动加强与物价、工信等部门的协作,加大对手机靓号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手机靓号市场不合理保底消费、利用霸王条款侵犯消

6、费者合法权益、过度炒卖靓号等违法违规行为,并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深入宣传手机靓号市场打击成效,形成打击一处、警示一批的强有力威慑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