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科试卷分析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科试卷分析

ID:7150896

大小:36.1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2-05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科试卷分析_第1页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科试卷分析_第2页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科试卷分析_第3页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科试卷分析_第4页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科试卷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科试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科试卷分析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科试卷分析霍邱县中考语文阅卷指导组(执笔:刘圣德、姜敏、涂志伟、张茁、王厚军统稿:屠志成)一、试题分析XX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的总体特点是课内外有机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考查全面而又重点突出,平实中略见新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全部出自教材,主要考查考生的课内古诗词记诵、默写能力。题型分两类:一类是依所给诗句,补出上下句;另一类是默写整首古诗的题型(二选一)。2.语段综合训练题选文具有现代气息,贴近现实生活,题目设计灵活、新颖。能够考查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和对常见

2、字词的理解能力。3.名著阅读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科试卷分析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科试卷分析霍邱县中考语文阅卷指导组(执笔:刘圣德、姜敏、涂志伟、张茁、王厚军统稿:屠志成)一、试题分析XX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的总体特点是课内外有机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考查全面而又重点突出,平实中略见新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全部出自教材,主要考查考生的课内古诗词记诵、默写能力。题型分两类:一类是依所给诗句,补出上下句;另一类是默写整首古诗的题型(二选一)。2.语段综合训练题选文具有现代气息,贴近现实生活,题目设计灵活、新颖。能够考

3、查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和对常见字词的理解能力。3.名著阅读注重考查考生对名著内容的掌握,看考生是否真正仔细地阅读过,通过对名著细节的考查来反映考生对名著的阅读与理解,能够杜绝考生泛泛而读的方法而投机的心理现象。4.语言表达与运用综合性学习考查了句子的仿写、演讲的选票和快的语言简明与得体等知识点。(二)阅读.阅读[一]阅读[一]为议论文阅读,分值为17分,考生一般能得9分。议论文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构成,这一方面试题第5、6小题涉及到。第7小题从篇章结构上设题,第8小题考查标点符号中的引号在文中的作用。第9小题要求考生分析画线句子在文的表达作用。命题人从形式到内容、从宏观到微观

4、,全面考查了考生的阅读能力及品质。2.阅读[二]阅读[二]的阅读材料是散文《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的九匹马》。散文阅读一直是主观性强,考生理解差异较大,表述答案五花八门,阅读老师觉得难把准标准尺度的题目。本人抽样了不同阅读小组的420份试卷,对这篇阅读题作了简略分析。总观起来,这一大题考生平均得分11.51分,难度系数0.50,是三道阅读题中考生得分最低的一题。3.阅读[三]第15小题考查的4个小题重点是常见实词的含义。第16小题考查对文中的两个句子的翻译。(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主要问题在对“晦”字的翻译不准确。另外判断句式大多没有译出。(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主要问题是

5、没有准确译出“集”的意思,大多考生把它译为“聚集”。不少考生也不理解“锦鳞”在文中使用了借代的手法。本题4分,平均得分2分。第17小题考查概括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超过三分之二的考生没有看清“概括”二字,只是摘抄了文中部分写景的文字,即使有此考生概括了也不够准确。由于可以看出,考生在审题方面的能力及概括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题4分,平均得分较低,约为1.5分。第18小题考查初步的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三个空格的填写较为简单,大多数考生抓得都比较准。不足之处是在摘抄“写人的活动的语句”时摘抄内容较多,把写景的句子也摘入其中。本题3分,平均得分2.7分。(三)写作本次考试

6、,作文题是材料加半命题,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文体不限,内容可写自己的经历、见闻,也可写感悟、认识,不少于500字。从材料看,内容是变中有不变;从文题看,“不会变的是_________”,要补充的词或短语,一定要紧扣“不会变的”这一关键,否则不符合要求。例如“亲情”“友情”“父母之爱”“真理”“爱国情怀”“坚定的信念”等,都是符合要求的。若补上的是“知识”“岁月”“日子”等,就不符合要求了。从内容要求年地,要么写亲身经历,要么写所见所闻,要么写感悟或认识,不管写什么,议论中心或叙述主题既要明确,还要符合补充完整后的文题的意思,否则是不切题的。总体

7、来说,作文题目简单,且提示清楚,考生容易把握,内容要求贴近考生生活实际,考生思考空间大,容易审题和写作,是一次成功的命题。二、答题情况分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古诗文默写情况(1)错字、漏字(句)现象严重,添字情况较少。如:凌(临)绝顶渐(溅)欲迷人眼蜡(腊)炬(烛)成灰泪始(使)干生(身)前身(生)后名夕阳西(夕)下月如钩(钓)锁(琐)清(春)秋天涯(崖)还有将“是离愁”一句忘了的。(2)不注重审题补写名句题为八选六,有的考生不知道选择,前六题中有的拿不准的也写了,八句都写出了,可是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