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ID:7152495

大小:35.0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2-05

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1页
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2页
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3页
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4页
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单单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所谓新农村的“新”,应该体现在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上。XX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引入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推进和提升新农村建设,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环境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单单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所谓新农村的“新”,应该体现在统筹建

2、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上。XX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引入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推进和提升新农村建设,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环境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单单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所谓新农村的“新”,应该体现在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上。XX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引入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推进和提升新农村建设,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3、水源区水环境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单单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所谓新农村的“新”,应该体现在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上。XX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引入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推进和提升新农村建设,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环境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XX县位于鄂西北边陲,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特困县之一。3586平方公里贫瘠的国土,“八山一水一份田”的自然环境,

4、养育着上庸45万人民,发展不够是最大的县情。一是工业发育不全,工艺落后,设备老化,市场竞争力弱,结构调整困难重重。全县较具规模的23家工业污染企业,由于大多属老污染企业,布局不合理,当时“三同时”制度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超标排放十分严重,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特别是水污染的部分指标有的已超过市政府下达的总量指标,工业点源治理任重道远,水环境问题已开始凸现;二是生态环境脆弱。XX通过近几年生态示范区的创建和退耕还林等措施,水源区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植被不断增加,水土流失逐步减少,水源区群众认识到了退耕还林的重要意义,并且从中得到了实惠,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很高,但水源区退

5、耕还林的实际需要与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计划有很大的缺口,全县25度以上的坡地有20.6万亩未纳入退耕还林计划。XX十年九旱,实施退耕还林,造林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适合种植经济林的较少,大多以生态林为主。对退耕还林政策,国家规定生态林补助8年,经济林补助5年,XX土地资源本来就少,加之大量土地退耕,农民只能维持基本生活,眼前生计和补贴期过后的生活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水源区经济发展滞后,或者发展不够,想必会对环境造成新的破坏;三是面源污染日益加剧。XX县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正面临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形,年使用农药达106.5吨、化肥达3471.2吨,

6、桔杆综合利用不足30%,畜禽粪便资源化的不足20%,农田地膜回收不足30%,致使种植业的农药、化肥污染,畜禽养殖业的粪便污染,农田地膜的“白色污染”等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已开始影响农作物安全和水环境质量;四是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大,全县17个乡(镇),没有一个较规范的生活垃圾填埋厂和生活污水处理厂,每年1180.81万吨的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堵河,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全县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0%。城镇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现年排放量达3万吨,年增长率在5%以上,无害化处理率为零,生活垃圾顺河而倒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造成水污染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我们

7、解决现有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提供了平台和载体,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入手,保护好水源区生态环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1、树立建设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理念。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长期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把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高境界,在规划中始终坚持以生态为主线,突出和谐这一主题,严格制定各种生态指标,将生态环境建设指标纳入政府综合目标考核范围,建立严格考核机制,推行生态环境目标审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使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始终贯穿新农村建设的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