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含答案)(1)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含答案)(1)

ID:71583446

大小:8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12-08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含答案)(1)_第1页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含答案)(1)_第2页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含答案)(1)_第3页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含答案)(1)_第4页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含答案)(1)_第5页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含答案)(1)_第6页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含答案)(1)_第7页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含答案)(1)_第8页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含答案)(1)_第9页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含答案)(1)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含答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含答案)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国家一体,即由国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

2、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

3、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

4、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此资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