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尔羌河平原绿洲耗水初步分析(程仲雷 马自更 宣小忠)

叶尔羌河平原绿洲耗水初步分析(程仲雷 马自更 宣小忠)

ID:7162711

大小:32.9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06

叶尔羌河平原绿洲耗水初步分析(程仲雷 马自更 宣小忠)_第1页
叶尔羌河平原绿洲耗水初步分析(程仲雷 马自更 宣小忠)_第2页
叶尔羌河平原绿洲耗水初步分析(程仲雷 马自更 宣小忠)_第3页
叶尔羌河平原绿洲耗水初步分析(程仲雷 马自更 宣小忠)_第4页
叶尔羌河平原绿洲耗水初步分析(程仲雷 马自更 宣小忠)_第5页
资源描述:

《叶尔羌河平原绿洲耗水初步分析(程仲雷 马自更 宣小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叶尔羌河平原绿洲耗水初步分析(程仲雷马自更宣小忠)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10年来对叶河流域有关基础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对叶河平原绿洲好水情况作了初步分析,得出各类土地耗水及特点,对于平原绿洲水资源配置与利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同时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地理念,正确处理人工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关系。 关键词叶尔羌河平原绿洲耗水 1监测区总体水均衡与耗水 1.1监测区地表水均衡   根据监测结果,将1993~2002年各年监测区流入平原绿洲水量WI(Ⅰ-Ⅰ断面)、流出平原绿洲水量WD(Ⅱ-Ⅱ断面)及相应监测区消耗水量△W(WI

2、~WD)   山区来水量相近时,全监测区地表水利用量亦相近,监测区耗水随来水量增加而增大,但占来水量的比例随来水量增大而降低。 1.2监测区总耗水量及陆面蒸发量   监测区总耗水量应分别考虑地表水的引入量IW(Ⅰ-Ⅰ断面水量)和排出量WD(Ⅱ-Ⅱ断面水量)、地下水的侧向渗入量GWI和侧向排出量GWO、以及降水量P。作为年均衡,忽略地下水和土壤水的贮变量,年耗水量△W为   △W=(WI-WD)+(GWI-GWO)+P(1)   忽略地下水和土壤水年贮变量后,年耗水量△W转化为监测区的陆面蒸发量,用年耗水量△W除

3、以监测区面积F,即可得到以mm计的监测区年陆面蒸发量ET。 ET=△W/F(2)   监测区面积,即Ⅰ-Ⅰ断面~Ⅱ-Ⅱ断面间的绿洲面积,面积为9356.2km2,由遥感图人工判读结果而得。监测区总耗水量及陆面蒸发量如表2。表中ET(1)不计降水量,ET(2)计入了降水量。   在当前叶尔羌河平原绿洲的组成和灌区用水水平下,监测区绿洲陆面蒸发有如下特点:绿洲陆面蒸发主要消耗绿洲引用山区河水,降水量所占比重较小。在平水年,降水接近多年平均值时,降水占陆面蒸发的8%左右;降水偏多时)也只占12%左右。在丰水年、降水又

4、偏小时降水占陆面蒸发只有3%。只有在枯水年、降水又多的年份,降水可占陆面蒸发的20%,这反映了内陆干旱地区的蒸发消耗特点。   陆面蒸发ET随来水量WI,降水量P的增大而加大,尤以前者为更明显。陆面蒸发量在由枯水年到平水年时增加较多,由平水年到丰水年时增加相对为少。 1.3由灌区引水量估算监测区耗水量 (1)引水量及水量平衡   上述监测区的耗水是由监测区上断面(Ⅰ-Ⅰ)和下断面(Ⅱ-Ⅱ)的水量差估算的,可称为断面法。监测区的耗水也可由监测区的引水、由水量平衡来估算,如图1所示,简称为引水量法。   监测区的耗

5、水(水量消耗)可分为河道内耗水和河道外耗水。河道内耗水△W即河道的水面蒸发损失: △W(河道内)=RE0(3) 河道外的耗水为:   △W(河道外)=IW-DIR+RRI-DR-IWOUT(4)   其中,IW为灌区自河道的引水量,DIR为灌区退入河道的水量,RRI为河道的侧渗量,DR为灌区的排水量(排出区外),IWOUT为区外用水量。 因此,监测区的耗水为:   △W=(IW-DI)+(RRI+RE0)-(DR+IWOUT)(5)   式中:(IW-DI)=IWC为灌区自河道的净引水量(引水与退水差);   

6、(RRI+RE0)=RRE为监测区内的河道水量损失;   (DR+IWOUT)为引、排出到区外的水量。 (2)监测区年耗水量计算   由引水、区外用水、排水、和河道水量损失的监测资料与计算结果,按引水量法计算监测区年耗水量结果如表3,结果与表2的结果完全符合。 2监测区各类土地耗水量估算 2.1监测区土地分类及面积   将监测区内土地粗略分为四类:水面(水库,河道、洼地积水),农田林地(含城镇),草场、沼泽(含胡杨)与沙荒地。以1990年和2002年遥感图(1/20万)为基础, 2.2各类土地耗水量估算——蒸发

7、系数法 (1)各类土地耗水量的估算方法   各类土地的耗水量可由各类土地的面积及相应的蒸发强度(年蒸发mm数)估算。年水面蒸发量(mm)一般相对容易确定,本报告的蒸发系数法是根据各类土地面积年蒸发量(mm)与年水面蒸发量(mm)的比值,在此基础上估算各类土地的年耗水量。   设Wi为第i年的年耗水量;Fij为第i年第j类土地面积,j=1为水面,j=2为农田林地,j=3为沼泽草场,j=4为沙荒地;EOi为第i年该区水面蒸发量。   设各类土地的年蒸发系数为kj,其中K1=1,K2~K4待求。区内第i年第j类土地的

8、耗水量计算值Wij为 Wij=KjEOiFij(6) 监测区第i年总耗水量Wi Wi=ij=KjEOiFij(7) 可求取或试算出一组Ki,使得 SS=2=min(8)   按上述思路,试算了各类土地的蒸发系数并估算了相应的耗水量。 (2)水面蒸发量与各类土地蒸发系数估计   年蒸发量E20为1993~2002年灌区5县气象站平均值。本文根据水盐监测水面蒸发场的观测资料、初步分析的折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