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ID:719098

大小:3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09-02

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_第1页
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_第2页
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_第3页
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_第4页
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第一篇: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1988年4月,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以“老牛拉车不回头”的精神一头扎进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5.6万亩、潜在价值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杨善洲同志曾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2、,被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中华环境奖提名奖”等荣誉称号。22年的坚守,给一座座荒山披上了绿装,这就是一位地委书记,一位老党员从退休后到离开我们之前一直在做的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没有留恋安逸的退休生活,在艰苦的偏僻山沟,杨善洲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心中不变的信念和追求。生命不息,奉献不止,这就是杨善洲从地委书记岗位退下来后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的人生故事,平凡之中折射出不平凡。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一名坚守并无私奉献的普通党员做出的不平凡的事情。身为预备党员的我,一辈子向他学习,并在工作生活当中不段告诫自己,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

3、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虽然现在的我还不能够完全做到,但是我会朝着它去努力。在生活上随时保持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在政教处工作岗位上,扎实干好本职工作,关心和关爱学生,服从领导安排,团结同事,虚心学习,积极求上进。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上,发展优秀少先队员,从思想上、实际行动中做学生的榜样,教育学生朝着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学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创设校园文化氛围,努力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时效性。在工作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在条件艰苦的大树坳学校环境下,硬件设施稀缺的条件下,努力提升软件方面,把大树坳小学各项工作做好、做实!第二

4、篇: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学习杨善洲、杨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杨善洲老书记和杨学同志都是我们施甸人民的骄傲。杨善洲在自己构建的60年精神家园里,把博爱、大爱完完全全洒在自己深爱着的土地上,培植了千千万万棵树苗,为施甸的父老乡亲创造了一个绿色的家园。杨学——一位普普通通的村民小组长,却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更多请关注:)他们的一生都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都用在了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用自己的实践兑现了对党的承诺,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的楷模。2014年3月24日至25日,我参加了由旺镇组织开展的到杨学家乡、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现场体验

5、活动,再一次深刻感受了他们一心为民、扎根于民的公仆情怀,再一次体会了他们大公无私、谈泊名利、乐于奉献的献身精神。一、大山深处最小的“官”,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为人民服务的赞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学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平凡的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木老元乡地处山区,杨学上任前,挂在大山深处的姜寨一组,满山缠绕的羊肠小道,许多还是60度陡峭的坡。两匹牲口要是一个驮东西,见面就错不开,只好远远地吆喝等着。作为党小组长和村民小组长,他深感不安。杨学当选为小组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

6、做群众工作,反复给大家讲“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动员乡亲们打通连接山外的公路。村里人不信、质疑,山这么高、坡这么陡,路怎么修?“能修一尺是一尺,能修一丈是一丈。”杨学这样回答。在没有任何资金的情况下,他硬是带领大伙投工投劳修出了一条宽2米多、长3公里的土路。第一辆摩托车进村了,第一辆微型车也进村了,村民们笑了。而杨学,却并不满足。因为姜寨一组户与户之间的路还没通。整个姜寨一组,从凹子地到落坑山都有人居住,房屋都是沿山梁分散而建的,修路难度更大。杨学同样带领群众,通过3年的投工投劳,修了一条从山顶到凹子地的户户通公路。遇到有人家居住的地段,宁愿多修几十米,也要修到村民家门口。25户

7、人家如今打通了21户,唯独到他家80多米的道路至今还未打通,他就走了。大家立誓,就是历经千难万险,一定要打通连接每家每户的最后一米道路。山里本无路。对新开的路,杨学有说不出的心疼。乡亲们清楚地记得,每逢下雨,他总是扛着锄头,到处转着维修路面,唯恐哪段路有所损坏。姜寨村的人民永远记得那个日子。2014年9月10日上午,杨学带该村村民杨金对地质灾害进行巡查,当巡查到杨关家时,发现杨关家房屋后山墙有异常,及时将杨关一家5口人安全劝离家中;为避免塌下的10多方土,淹到了杨关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