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099-2009 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技术规程

DB13-T 1099-2009 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技术规程

ID:71926510

大小:461.0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12-17

DB13-T 1099-2009 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DB13-T 1099-2009 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DB13-T 1099-2009 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DB13-T 1099-2009 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DB13-T 1099-2009 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13-T 1099-2009 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30B41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1099-2009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技术规程2009-06-17发布2009-07一02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1099-2009前言本标准由河北省畜牧兽医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闸北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国均、周帮会、玉凤霞、刘荣欣、黄军、林敏。DB13/T1099-2009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本标准适用于养鸭场(户)及动物楼疗单位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预防和控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2、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5027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NY5030元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鸭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幼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纤维素性气囊炎为主要特征。4诊断4.1病原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鸭疫里氏杆菌为革兰民阴性菌,元芽抱,不运动,菌体单个散在,少数成对,瑞氏染色呈两极浓染。4.2流行特点4.2.1发病日龄1~8周龄

3、的鸭对本菌易感,2~3周龄的鸭最易感,成年种鸭较少感染发病。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d~3d,有时可长达7d,一般症状出现后1d~2d死亡。4.2.2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秋末冬初为甚。4.2.3发病率和死亡率一在污染鸭场的感染率可达90%以上,根据饲养管理状况和合并症有元,病死率高低不。4.2.4传播途径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飞沫、尘土等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特别是鸭撰皮肤)、蚊子叮咬等多种途径传播。4.31临床特征4.3.1最急性病例看不到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4.3.2急性病例主要发生于2~3周龄雏鸭,表现为倦怠,缩颈,不食或少食,咳嗽,打喷嗖,眼鼻分撼物增多,被绿色下荆,JJ

4、I周羽毛被污染,运动失调,行动迟缓,濒死期出现头颈震颤、角弓反张、DB13/T1099-2009尾部摇摆等神经症状。4.3.3慢性病例主要发生在4~8周龄的小鸭,表现不食、少食、精神沉郁、困倦、腿软、不愿走动、’站立呈犬坐式、共济失调或病鸭消瘦死亡,病程1周以上不死的患病鸭,往往发育不良,生长迟缓,平均体重比正常鸭低lkg~1.5kg。4.4剖栓变化患传染性浆膜炎的病鸭剖检主要病理变化如下:a)病程短的病例,可见急性心包炎、心包膜变厚、心包液增多,心外膜有少量纤维素性物;b)病程较长者,纤维素性心包炎明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