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222-2010 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

DB34-T 1222-2010 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

ID:71928986

大小:401.6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1-12-01

DB34-T 1222-2010 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_第1页
DB34-T 1222-2010 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_第2页
DB34-T 1222-2010 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_第3页
DB34-T 1222-2010 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_第4页
DB34-T 1222-2010 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_第5页
DB34-T 1222-2010 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_第6页
DB34-T 1222-2010 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_第7页
DB34-T 1222-2010 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_第8页
DB34-T 1222-2010 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_第9页
DB34-T 1222-2010 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34-T 1222-2010 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30B43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222—2010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Dual-PurposeCowofWanbei文稿版次选择2010-08-25发布2010-09-25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222—201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由安徽省农业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畜牧兽医局、安徽天达饲料集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力生、陈宏权、涂晓华、章孝荣、董卫星、刘永文、刘善斋、程建波、

2、王恒、刘洪瑜。IDB34/T1222—2010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术语和定义、特征与特性、等级评定和良种登记等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的鉴别和等级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143牛冷冻精液NY5044无公害食品牛肉NY5045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品系源于同一系祖的畜

3、群,某些性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种用价值,个体间生产性能和形态特征相似,并能将其主要特征稳定地遗传下去和有相当数量的家畜群体。3.2乳肉兼用牛兼有产乳产肉经济用途的牛品种(或品系)。3.3皖北乳肉兼用黄牛皖北乳肉兼用黄牛是由国外引进的西门塔尔牛在安徽省皖北地区生态条件下与皖北黄牛经过长期级进杂交(形成的高代西杂牛群)基础上,导入德国弗莱维赫血液(1/8~1/4),横交固定后选育而成。它的适应范围广,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宜于舍饲和半舍饲条件,产奶性能稳定,乳脂和干物质含量高,体型大,生长快,胴体品质优异,遗传性稳定。3.4

4、良种登记1DB34/T1222—2010将符合本品系标准的优良种畜的血统、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等有关资料,集中登记在良种登记簿中,是一项育种工作措施。3.5系谱(谱系)记载种畜祖先的编号、名字、出生年月日、生产性能、生长发育、种用价值和鉴定成绩等方面资料的文件。3.6综合评定根据种畜体质、外貌、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等各方面情况来全面评定种畜好坏的鉴定方法4特征与特性4.1外貌特征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体躯深宽高大,结构匀称,体质结实,肌肉发达;被毛光亮,毛色为黄(红)白花,花片分布整齐,头部白色,尾梢、四肢和腹部为白色,角蹄蜡

5、黄色,鼻镜肉色;乳房发育良好,乳静脉明显,乳房大而不下垂,前伸后展,附着良好,乳头大小适中;四肢结实。4.2生产特性4.2.1体重、体尺犊牛在6月龄时,公犊达到180kg为特级,母犊达到155kg为特级。各月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