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村村通 服务新农村

实施村村通 服务新农村

ID:7195661

大小:35.1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2-07

实施村村通 服务新农村_第1页
实施村村通 服务新农村_第2页
实施村村通 服务新农村_第3页
实施村村通 服务新农村_第4页
实施村村通 服务新农村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施村村通 服务新农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施村村通服务新农村实施村村通服务新农村   农村公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新农村,公路要先通。为实施好“村村通”工程,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村村通”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十五”期间,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五年新改建县乡村公路278.5公里、桥梁6座465延米,解决了11个行政村不通公路问题,开通11条通村客运班线;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亿元,是“九五”期间完成投资的2.5倍。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之大、增长里程之快、经济社会效益之好前所未有,成为交通事业发展的突出亮点和农民群众得益受惠的民心工程。   尽管我区

2、已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但由于乡村公路建设历史欠帐太多,公路无等级、路面没硬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乡村公路已经成为农村加快发展的“瓶颈”制约。为此,按照省农村公路建设领导组的要求,我区启动了“村村通油路”工程,并在今年的全区交通工作会议上进行了部署,与各乡镇办签订了责任状,但落实情况并不理想。目前,全区“村村通”只动工了3个项目、17公里,开工面不足今年计划的1/10。因此,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困难和矛盾也相当突出。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要求,这是我们当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公路作为基础性、公

3、益性设施,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村村通”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实施村村通工程,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投资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为生产资料的运入和农副产品的运出提供基础条件,推动效益农业的发展;可以加强城乡沟通,加快农村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形成和发展,带动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兴旺发达,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业,从而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村村通”建设可以促进农民“生活宽裕”。村村通建设不仅可以打破农村地区的自然封闭状态,有

4、效地促进农村的资源开发,使广大农村蕴藏的土地、矿产、森林、水电以及旅游等资源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而且还可以畅通与扩大农村的信息和商品流通渠道,加快农村的自然物产和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扩大农民就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生活宽裕”。   “村村通”建设可以促进农村“乡风文明”。村村通建设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接受先进文明成果的辐射,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促进“乡风文明”。   “村村通”建设可以促进农村“村容整洁”。村村通建设可以引导乡镇企业的合理集聚和促进村居建设,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5、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   “村村通”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管理民主”。村村通建设事关农民福祉,是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在。因此,“村村通”工程,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村村通”不但可以通路,而且还可以通民心,顺民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强化基层班子建设,促进农村“管理民主”。   今年是“村村通”工程的启动之年,也是农村公路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要取得明显成效的关键之年。“村村通”建设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村村通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有序推进“村村通”

6、工程建设   我区“村村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XX年,实施“村村通”227.8公里,到XX年建成通村油路1000公里,基本实现建制村“村村通油路”,形成与国省道干线网相衔接、布局合理、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农村公路网。   为完成上述目标,必须要认真落实以下各项措施: 1、统筹兼顾,科学编制规划   “村村通”建设必须规划先行。在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经济实用,实现“五个协调”。   第一,要与当地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村村通”建设标准、建设规模要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分布、资金筹措情况和交通发展前景等因素,

7、把实用性放在首位。   第二,要与农村社会发展相协调。“村村通”要与农村社会各项规划相配套,留足未来发展空间,使现实性和超前性有机结合,使各类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第三,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村村通”道路要尽量保持线型基本不变,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实施老路改建扩建,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行能力,尽量避免破坏生态,注意节约耕地。同时要将公路绿化同步纳入工程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第四,要与小城镇建设相协调。村村通工程要结合当地实际,围绕小城镇建设,科学规划,尽量将农产品生产基地、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