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梦的认知和感悟

对中国梦的认知和感悟

ID:7197010

大小:35.0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2-07

对中国梦的认知和感悟_第1页
对中国梦的认知和感悟_第2页
对中国梦的认知和感悟_第3页
对中国梦的认知和感悟_第4页
对中国梦的认知和感悟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中国梦的认知和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中国梦的认知和感悟   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国家的发展如此,个人的奋斗亦然。环顾世界,很少有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历经苦难与辉煌,也很少有国家,在持续奋斗中坚持同一个梦想。 一、中国梦的提出   XX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三句诗,将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生动展现出来,并指出贯穿整个时间维度的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梦想,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

2、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展示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 二、为什么提中国梦 实现复兴,并不是所有民族都会提出的课题。   1.只有自身文明曾经繁荣兴盛过的民族,才会提出复兴的目标。如果过去不曾辉煌过,何来复兴可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长期走在世界文明前列,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上个世纪末期美国经济规模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中华民族曾经风光无限。   2

3、.只有自觉把握并勇于担负起复兴重任的民族,才会提出复兴的目标。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在经历从领先到落后的落差后,有的民族从此走向衰落,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绝不会就此沉沦,而是从苦难中觉醒。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幻象之中,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侵略下,中华民族遭受了亡国灭顶之灾。但是,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绝不会将自己的命运任人摆布,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这些探索却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他

4、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换来的依旧是四分五裂、战乱频仍、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旧中国。   3.只有在伟大实践中摸索出正确道路的民族,才会提出复兴的目标。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艰辛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世界第

5、二位,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两个一百年”目标,描绘了宏伟蓝图,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实现复兴,是当前中国面临的迫切需要。   从国际上看,中国在日益崛起,但国际上一些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强大起来,千方百计对我国遏制和施压;从国内来看,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执政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十分严峻

6、。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奋力拼搏。   1.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作为时代精神追求。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发展带来了物质的丰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浮躁心理和过强的功利价值导向。精神与物质相比,处于弱势地位,有的人除了钱什么也没有了。人不能没有精神追求,如果没有精神追求,人就会迷失方向、失去自我。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精神追求,就会不思进取、逐渐衰落。用中国梦引领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形成共同的价值导向和精神追求,必将激发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2.用中华民族伟

7、大复兴事业凝聚全党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要继续保持在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需要勇于担当。在责任担当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责任担当中认真体验人民疾苦,才能凝聚起全党的能量和信心,激发出全党始终保持团结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3.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是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证。今天的中国,利益格局复杂多样,人民诉求复杂多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空前艰巨。一个国家的人

8、民能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看能否在不同社会阶层的交流互动中构建最大限度的理想认同和价值认同。虽然每个人梦想各异,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价值理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同时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之中,那么我们就能凝聚起13亿中国人的力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