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ID:7201360

大小:33.6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06

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_第1页
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_第2页
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_第3页
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_第4页
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雷加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深切怀念著名作家雷加先生,向这位革命文艺前辈、新中国工业题材文学的开拓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各位与会的专家、学者、作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雷加先生的亲属和友人表示诚挚的问候!一百年前,雷加先生出生于辽宁安东市的三道浪头镇。回望他的一生,让人油然而生感佩之情。他和同时代的那批令人景仰的作家们一起,承担起时代和人民的重托,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的参与者

2、、见证者和记录者,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而丰富的文学遗产。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雷加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深切怀念著名作家雷加先生,向这位革命文艺前辈、新中国工业题材文学的开拓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各位与会的专家、学者、作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雷加先生的亲属和友人表示诚挚的问候!一百年前,雷加先生出生于辽宁安东市的三道浪头镇。回望他的一生,让人油然而生感佩之情。他和同时代的那批令人景仰的作家们一起,承担起时代和人民的重托

3、,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的参与者、见证者和记录者,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而丰富的文学遗产。雷加先生毕生都深深眷恋着故乡的河流,那就是他生于斯又归于斯的鸭绿江。鸭绿江的“清澈和深邃”,鸭绿江“让人心胸荡漾”的“绿得透心的美”,一直牵动着作家的记忆和乡愁。然而,我相信,在雷加先生的心中,还汩汩流淌着另一条大河,那就是生活,生活是一条滋养作家的永不枯竭的河流,正是“与生活同在”的执著信念让他风尘仆仆地在祖国大地上奔走着,战斗着,创作着。从硝烟弥漫的抗日前线到和平时期火热的生产第一线;从大兴安岭的白山黑水到横断山脉的巍巍雪峰;从

4、大西北的荒山大漠到东海、南海的小小岛屿,他一直在寻找和描绘着这样一些人,他们是为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的人,他们是和平建设年代里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是造纸工人、水利工人、地质勘探队员、科学考察队员、高山气象站里孤独的值班人、林区的司机、海防战士……,从这些普普通通的人身上,他发现了劳动的美,发现了蕴藏于人民中间的伟大力量。可以说,雷加先生毕生的写作,都是在用最深情的文字传播着这种劳动的美和人民的力量。雷加先生曾说:“生活对创作很重要”。他还说过,“文学创作应该创造美,必须创造美,要给社会增加美,否则,文学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先生的这些话普

5、通而平实,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历久弥新。雷加是扎根人民,热爱人民的作家,他一生与人民呼吸与共,在人民最平凡的生活中发掘真正美好的东西,塑造劳动者闪光的灵魂,传达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样一种创作态度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具有深刻而宝贵的启示意义。雷加先生的文学生涯又是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民族的危亡和家园的沦丧使他奋然而起,从创作伊始他就显示了既是作家又是战士的风姿。作为现代文学史上深具影响的“东北作家群”中的一员,雷加和那一代年轻的东北作家们一样,在“九一八”事变后,承受着国破家亡、流离失散的共同命运。在冯庸大学中学部读书

6、的他随学校流亡关内,曾为收复失地和广大爱国青年一起到南京请愿,在上海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并写下了《最后的降旗》、《平津道上》等最初的文学作品,表达了对故土家园的深沉的爱和鼓舞人民打击侵略者的强烈愿望。1938年,雷加在延安“抗大”四期学习,后随延安文化协会组织的抗战文艺工作团第二组到冀中抗日根据地做宣传工作。1939年,雷加又回到延安,担任“文协”秘书长,后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理事。他的《一支三八式》、《五大洲的帽子》等30余篇反映抗日前方战斗生活的小说、特写产生了广泛影响。大家对白求恩这个名字早已耳熟能详,但大家可能不知

7、道,第一个报道白求恩事迹的正是雷加先生。他深入战争第一线,和白求恩同吃同住,多次采访,写出了报告文学《记国际友人白求恩》,发表在1938年出版的延安《军政》杂志第二期上,毛泽东主席读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杂志上写下了“学习白求恩”的眉批。雷加先生就是这样以笔为旗,用他的作品有力地鼓舞着抗日军民的斗志。雷加先生多次说过:“一个作家应该有生活,以后要继续积累和补充生活,才能够写下去。”“生活不骗人,它总会给人一点东西。”1942年3月,他深入陕北农村,任乡文书、乡指导员,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写出了《“女儿坟”最后一代》、《揽羊人》、《沉默的黑

8、怀德》、《麦地的梦》等一组反映陕北风土民情今昔巨变的作品。1945年东北解放后,他回到故乡担任安东造纸厂厂长,在这个岗位上显示出了不凡的组织管理能力,他的亲切平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