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调研报告

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调研报告

ID:7238355

大小:32.9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08

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调研报告_第1页
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调研报告_第2页
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调研报告_第3页
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调研报告_第4页
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调研报告第一部分重要性的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说到底是一项治穷的工程,是一项发展的工程,而“三农”问题表现最为突出、最为迫切的是在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山区抓起。   **区是一个农业大区,而东南部山区乡镇面积又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受自然、区位、交通等条件的制约,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三农”问题较为突出,所以,东南部山区的新农村建设是全区全面奔小康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做为起“龙头”作用的规划,更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把东南部山区作为研究的重点,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的巨

2、大作用,以规划引导、项目带动为手段,优化配置、整合各种资源,努力促进东南部山区快速、健康、协调的发展。 第二部分现状分析 一、概况   **地处**省中部,从**城市群发展格局上,是**省中心城市之一。**区位于**市域中部,是**城市组群之一,全区现辖3个办事处、15个镇、3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全区总面积1000.06平方公里,总人口69.35万人。   **东南部山区是**地势较高的地区,辖淄河、东坪2个镇,张庄、峨庄、太河3个乡,区域面积370平方公里,总人口9万人。该区域处于**东南部,南邻博山区、沂源县,东邻XX市、临朐县,属于大鲁山林水洞生

3、态区,是**市的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山体、植被较多,自然生态环境非常优秀,区内有马鞍山、峨庄瀑布群,梦泉、太河水库等自然风景区。 二、“三农”问题的表现特征   **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非均衡的态势,东南部山区与全区的平均水平差异显著。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非农业人口:全区总人口69.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万人,占总人口的49%;东南部山区总人口9.1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59万人,占总人口的6.4%。   人均收入:城区人均收入10528元,全区农村人均收入5332元,东南部山区人均收入2560元。   产业结构:全区三次产业结

4、构比例为:2.2:65.1:32.7,东南部山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5:20:35。   居民点规模对比:全区平原乡镇11个,215个村,500人以下的村35个,东南部山区5乡镇共141个村,其中500人以下的村68个,达总数的近50%。   人口密度:全区总面积1000.06平方公里,总人口67.35万人,每平方公里内670人;东南部山区总面积370平方公里,总人口9.15万人,每平方公里内270人。 三、制约发展因素   资源环境容量潜伏着一定危机。由于农业人口比重较高,加剧了农业资源的开发强度,形成了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态势。   产业结构调整难度

5、大。该区域为**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第二产业的发展受到强制性的限制。   交通条件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东南部山区山体、水域较多,自然地形起伏较大,内部交通条件非常差;境内只有洪峨路、博幸路、黑太路三条县乡路与外界相连,距离城区最近的村民居住点与城区的距离也在10公里以上,农民出行非常不便。 四、优势条件   (1)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区域内有马鞍山抗日遗址、齐长城及其附属设施遗址、齐桓公的活动史迹、隋唐时期的庙宇、宋代农民起义军的遗址、近千年的古楼等特有的人文自然资源。   (2)自然植被覆盖率高。该区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林地34.2多万亩,山林覆

6、盖率22.8%,有大片的森林植被斑块,并存有大量的国家级保护植物,生态质量优秀。   (3)地形、地貌丰富多样。巨大的地势差异使区域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独立完整的生态水系、丰富奇特的地质景观、多彩多姿的生物资源、潜力很大的泉、瀑水景、保留较好的山地民居,使它蕴藏着世外桃源般的魅力。   (4)气候条件、空气质量优秀。由于区域地形地貌的影响,东南部山区同北部平原区气候条件差别很大。夏天山区平均气温比平原区低5℃左右,非常适合避暑纳凉,加之地势高,视野开阔,大气洁净,能见度好,具有消夏避暑等良好的气候条件。 第三部分规划研究 一、规划思路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

7、,只有“生产发展”,才能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因此,新农村的规划首先要突出“生产发展”的中心地位。做为“三农”问题表现突出的东南部山区的规划,更应该抓住“生产发展”这条主线,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制定山区发展目标。   东南部山区山体、水域面积占80%以上,特殊的地形条件致使“一产”的集约、机械化发展受到限制;同时,东南部山区承担着城市“绿肺”及“饮用水源地”的重要任务,“二产”的经济受到强制性的制约。因此,要发展东南部山区经济,就需要打破农业产业的界限,把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借助丰富的自然资源优

8、势,以乡村田园、自然风景、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资源为依托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发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