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离线作业及答案

中外教育史离线作业及答案

ID:7246353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2-08

中外教育史离线作业及答案_第1页
中外教育史离线作业及答案_第2页
中外教育史离线作业及答案_第3页
中外教育史离线作业及答案_第4页
中外教育史离线作业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史离线作业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期末作业考核《中外教育史》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六书》答:诗。书。礼。乐。易。春秋2、爱国女学答:1902年,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创办的爱国女学,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新式女学之一,也是蔡元培真正实践教育救国主张的开始。3、退款兴学答:魏良1901年,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中国勒索了大批“赔款”。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庚子赔款”。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一样,美国也从中捞得一笔为数不小的赔款。1909年,美国政府把从中国掠夺去的“庚子赔款”的一部分,用来在

2、中国兴办学校,“培养”中国的留学生,“教育”中国学生。这就是所谓的“退款兴学”。4、导生制答:导生制:又称兰卡斯特—贝尔制,是指由教师对学生中年龄大、成绩好的施教,而后由他们任导生,转教其他的学生代替教师的职责。这种制度节省师资、花费少,在英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初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鼓励学生、班级之间进行竞争。但它不能给儿童以系统、充分的知识,也有机械、生硬的毛病,只注重学生的外部动机,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实行体罚,所以只能满足

3、民众对低水平初等教育的要求,不可能适用于各种程度的教育。5、公学答:公学:也是一种文法学校,最初是因为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所定教学目的又在于提高公共教育水平和培养一般公职人员而得名,实际上它是一种私立学校。主要进行古典文科教学,很快发展为只限上层社会子弟才能入学,教育目的实际表现为培养未来的、具有特权的官吏和统治阶层人物。6、《国防教育法》答:1985年,美国国会颁布《国防教育法》,制定该法的目的是加强国防并鼓励和援助教育法案的补充和改进,以满足国家的迫切需要,其主要内容有: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

4、学和现在外语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以后《国防教育法》的内容不断得到修正。《国防教育法》旨在改变美国教育水平的落后情况,使美国教育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它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美国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二、简答(每题5分,共30分)1、孔子在教育史上有那些贡献?答:主张: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教育大量的弟子,整理了大量的古代书籍(《诗经》《易经》《尚书》等),将知识极大普及,形成了

5、好的传统,打破了贵族教育,家族传承教育的桎梏2、试述汉代“独尊儒术”的政策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答:汉武帝继位后,由于形势发生了变化,统治阶级进一步谋求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大一统。为此,曾几次诏贤良议政,最后肯定了董仲舒、公孙弘等儒生的建议,确认了儒家思想的正宗地位。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学派所宣扬的诗、书、礼、易、春秋等典籍被尊崇为“经”,不仅学校以经学为教材,实行“尊孔读经”;而且皇帝为倡导研究经学,往往亲自召集经学讨论会。儒家学说思想之所以能取得独尊的地位,除了当时客观需

6、要的原因外,也还有其自身的原因。这就是儒家在政治上宣扬贵秩序、扶阳抑阴、尊君抑民;在经济上鼓吹先富后教、为民制产、强本节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不仅对汉代的教育,而且对汉以后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都有极大的影响作用。第一,实行“独尊儒术”的结果,推动了汉代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汉代的学校教育,实质上就是经学教育。统治阶级为了扩大儒术的影响,大力兴办学经的学校,选拔经学教师,出版经学书籍,增加学生名额。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封建教育制度的形成,为封建制学校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第二,实行“独

7、尊儒术”的结果,确立了汉代选拔官吏的标准。一般情况下,汉王朝选拔官吏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太学生中挑选;二是从地方官吏中晋升。无论哪种途径,均以通晓儒经为标准。总之,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结果,无论对养士还是选士均有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用四句话加以概括:兴官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养士皆学儒经,取士皆选儒生。可见,“独尊儒术”政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3、简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答:思想:(1)论教育的“开民智”:在开民智的问题上,他主张既要“开民智”,又要“开绅智”、“开官智”。对开民智,他说不能只

8、满足于“学堂之设”,还必须造就一批“成就远大,各有专民、各有根底”的精干分子,这是开民智的首要任务。(2)论教育宗旨:他批评中国传统教育所培养的人,仅是“独善其身”重私德的个人,而缺乏“人人相善而群”的公德观念。他认为,在“今日列国并立,弱肉强食,优胜劣败之时代”,如不确立正确的教育宗旨,不改变育材的目标,那么,中国在世界上是“绝无立足之地”的。梁启超认为,正确的教育宗旨,当立为培养“新民”。这种“新民”的主要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