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探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探讨

ID:7249708

大小:33.9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0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探讨_第1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探讨_第2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探讨_第3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探讨_第4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探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岐山县是正在建设中的工业强县、畜牧大县、文化旅游名县,尤其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突破蔡家坡”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岐山县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县一级如何找准进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抓好落实,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各级共

2、同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强化产业支撑实现生产发展抓住建设的关键点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生产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核心是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强化产业支撑。一是抓好粮食生产。“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是大事。岐山是全国粮油大县和全省优质粮基地县,粮食生产既是发展基础,又是产业优势,因而始终不能放松。要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以小麦良种统繁统供为重点,加快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广步伐,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在“十一五”期间使全县粮食生

3、产的优质率达到85%以上。二是调优农业结构。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持续开展“农业产业化提升年”活动,积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形成辣椒、挂面、大棚西瓜、苹果、精细蔬菜、畜牧养殖、民俗旅游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以果菜和畜牧业为龙头,各种特色农业合理布局、竞相发展的新格局。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华祥、斯美特等农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挥国家星火计划农村专业技术示范协会—驸马庄养殖协会的示范带动作用,扶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

4、织和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四是积极发展循环农业。以节水、节肥、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大力普及沼气和秸杆综合利用技术,逐步建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和“绿色岐山”创建活动;加快建设现代化节水型水利,抓好人畜饮水、渭河堤防加固等工程,使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五是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以马江、故郡等五个农业专家大院为依托,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通过领办农业科技项目、建设示范基地等形式,加快

5、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疫病控制等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转化能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六是加强农村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构建农产品销售、农资供应等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流通体系,逐步形成农村现代经营网络。夯实发展基础创造富裕生活突破建设的薄弱点农村落后主要是经济落后,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一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立足县情,

6、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扶持壮大机械制造、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以陕汽集团等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培育汽车产业集群,倾力打造中国载重汽车制造业基地和西部汽车零部件加工配送中心,在推进工业化中实现以工补农、富民强县。同时,要依托文物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周文化、三国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品牌,大力发展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要进一步健全县、乡、村、组四级劳务输出网络,加大劳务培训力度,扩大劳力输出规模,实现劳务输出“三个转变”,即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季节性向长期性转变、由盲目型向定向型转

7、变,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效益,使劳务经济成为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新亮点。三是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要以贫困村为重点,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帮助贫困村发展骨干产业和增收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实现致富脱贫。四是认真落实“多予、少取”的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等补贴政策,不断完善兑现方式和补贴办法,强化管理,完善方案,使农民真正享受落实各项政策带来的收益和实惠。培育新型农民倡导文明乡风找准建设的切入点广大农民既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又是直接受益者,在新农村建设

8、中起着主体和主导作用。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调动其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要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