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统计弄虚作假行为的现象及对策

当前统计弄虚作假行为的现象及对策

ID:7251621

大小:32.9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09

当前统计弄虚作假行为的现象及对策_第1页
当前统计弄虚作假行为的现象及对策_第2页
当前统计弄虚作假行为的现象及对策_第3页
当前统计弄虚作假行为的现象及对策_第4页
当前统计弄虚作假行为的现象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统计弄虚作假行为的现象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前统计弄虚作假行为的现象及对策  《统计法》颁发实施20多年来,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维护统计权威,规范统计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各级党政主管部门认真执行《统计法》对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为给予了坚决打击,保证了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准确性。但是,随着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成份的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统计执法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统计违法行为仍以多样化的形式和手段不断出现,有些严重影响正常的统计工作。本文就近几年在统计执法工作中遇到的少数单位或个人在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的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作一探析。 一、违

2、法现象的表现形式   统计上的弄虚作假就是利用虚假的统计数字欺骗上级党政主管部门和领导,在社会上造成所谓的“良好形象”。从近些年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现象和原因来看,可划分为诱发型、被迫型、攀比型和隐瞒型四种。   ——诱发型弄虚作假。任何现象的存在都必然具有存在着的内外在条件。诱发型弄虚作假现象的存在也是如此。就拿行政考核来说,对基层单位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与考核是正确的,但这种考核又有形或无形地、直接或间接地与这些单位领导的政绩、荣耀、得失相关,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年终考核基层单位或个人工作完成及政绩好坏,并给予考核优胜者一

3、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成绩突出的还可重用提拔,当然这是加强效益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是无可非议的。但从近些年实施情况看,由于考核指标设置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而显示出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且考核的方法还不很完善,给个别单位投机者有机可乘。诱发了极少数单位或个人在统计上弄虚作假。如某县澧水河畔一个镇政府于1995年为了年终考核达标,并参加全市养殖业金牌奖评选,人为加大全镇养殖业数字,以数字论英雄,玩起了弄虚作假的数字游戏。   ——被迫型弄虚作假。被迫型弄虚作假主要是受内外压力的影响,不得不违心地玩起弄虚作假的游戏。在一些企业执法检查中发

4、现内外压力主要是受不切实际高指标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市、县有关主管部门对县、乡企事业单位年初订目标,下计划,个别部门对基层单位下达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任务,迫使基层弄虚作假。另一方面表现在个别县级部门或乡不从实际出发,好大喜功,层层加码,盲目追加离奇的目标指标值,如某乡政府企业办为了完成县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将已停产的企业继续报数。   ——攀比型弄虚作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成为了竞争的重要法码。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有个别单位由于受不切实标高指标和所谓“自身形象”而被迫相互攀比的影响,为了让别人另眼相看,在经济利益并不

5、好的情况下玩起了数字游戏。某镇政府有家塑料厂与一河之隔的一家塑料厂,规模基本相同,可月月上报统计数字时,老实相互攀比,谁也不愿落后。县城郊有家企业规模不大,为了提升企业上规模,将年销售额1500多万元夸大到2300万元上报,骗取企业名誉,通过弄虚作假欺骗公众追求轰动效应,树立其所谓“自身形象”。   ——隐瞒型弄虚作假。从最近几年统计执法检查情况看,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另一种现象是隐瞒型弄虚作假。就是少数单位或个人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为了单位利益或个人得失将统计数字少报或不报。突击表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少报工资,少数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

6、联合企业少报产值,销售收入,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逃避工商各税和管理费。如某县畜牧局XX年全局人平工资1450元,只上报900元。 二、弄虚作假的主要原因   在实际工作中不管什么类型的弄虚作假行为都是带有主观因素的。多年来对弄虚作假的现象之所以难以禁止和根除,主要原因:一是受局部团体或个人利益驱动的影响,少数企业负责人内在品质不良,只顾局部团体或个人利益投机钻营弄虚作假。二是受不切实际的高指标的影响,年初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对基层企业下达目标指标值过高,年终考核超额完成任务者重奖,反之受罚,迫使部分企事业单位弄虚作假。三是与个别地方部分领

7、导采取纵容态度的客观原因有关,这些领导也是矛盾心理,既想听到真话,得到真实的情况,同时又希望基层能报出另一套“合意”的数据,以便反映其自身的政绩,既想通过检查挤干“水份”,又怕影响工作实绩,对上面不好交待。因此只得明明白白做事,模模糊糊报数。 三、遏制弄虚作假的基本对策   改进考核办法体系和调查方法,增强统计工作抗干扰能力。根据上述弄虚作假行为的成因分析可发现,在利益驱动下,考核方法体系的不完善、不科学以及统计调查方法自身的缺陷,是弄虚作假行为得以猖獗的重要条件,为此,在统计和考核工作中应做到:、采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首先

8、各级政府在考核基层单位工作成绩时要研究出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指际体系,不能只局限于一、二个单项指标。其次所设置的考核指标群中的各项指标必须是相互牵制、相互制衡的,以便实行综合考核。如基数与幅度的权衡,相关关系与逻辑关系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