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旱情与抗旱对策的调研报告

我县旱情与抗旱对策的调研报告

ID:7252217

大小:37.3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2-09

我县旱情与抗旱对策的调研报告_第1页
我县旱情与抗旱对策的调研报告_第2页
我县旱情与抗旱对策的调研报告_第3页
我县旱情与抗旱对策的调研报告_第4页
我县旱情与抗旱对策的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县旱情与抗旱对策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县旱情与抗旱对策的调研报告  摘要:根据安义县的地理和气候特征,对旱灾成因和旱情形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抗旱工作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抗旱;旱情分析;抗旱对策   旱灾是我县农业的主要自然灾害。本世纪以来,2000年受灾面积6.3万亩,2001年7.99万亩,2003年10.2万亩,XX年8.5万亩,XX年2.58万亩,XX年3万亩,XX年6.62万亩,XX年5.44万亩,年均损失粮食1.2万吨。旱灾面积和粮食损失很大,严重的旱情不仅造成粮食减产,也给其他作物和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以2003年、XX年旱情为例进行分析。2003年我县遭受

2、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旱期气温持续偏高,降雨量严重偏少,受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XX年持续严峻的春夏连旱,属历史以来主汛期一次最特殊的旱情,给全县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一、全县概况 1、地理位置   安义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水支流潦河两岸。地理位置处在东经115°27′至115°45′、北纬28°36′至29°01′之间,东邻南昌市XX区,南接高安市,东北毗永修县,东南与新建县交界,西南与奉新县接壤,西北与靖安县相连。安义县辖区南北长47.5公里、东西宽33.0公里。全县总面积665.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设置11个乡镇。XX年总耕地面积

3、32万亩,总人口27万人。 2、地形地貌   安义县位于潦河下游两岸,其辖区大部分属低山丘陵区。地势大致是:东南方和西北角为高山,两高山之间为低山丘陵及河谷盆地,潦河两岸多分布着冲积平原。南、北潦河分别从西部的靖安县和西南部的奉新县境内流经安义县辖区,至东阳义兴口合二为一,称为潦河,南、北潦河两岸为开阔平坦的冲积平原。南潦河北岸平原和北潦河XX平原之间又有一片由西向东延伸的尖形的低丘地带。其中山地约占总面积的11%,低丘岗地约占61%,平原约占21%,河流水域约占7%。 3、气象   安义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湿,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光照充足。县多年平

4、均降雨量1560.9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1954年的万家埠站,为2585.5毫米,最小年降雨出现在1978年的社坑站,为900.2毫米。辖区内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85.7毫米。降雨量在年内和年际间分布不均匀。 4、抗旱工程现状   全县现有各类水利工程1324座,其中蓄水工程745座,引水工程66座,提水工程307座,其他各类水利工程206座,形成了较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   全县蓄水工程745座,其中小型水库15座,集水面积120.2平方公里,总库容486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759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7.95万亩;小型水库94座,集水面积98.5平方

5、公里,总库容247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4.86万亩;山塘636座,蓄水量1139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96万亩。   全县引水工程66处,其中万亩以上引水工程三处,即北潦渠、南潦渠和西潦渠,有效灌溉面积6.84万亩;万亩以下的小型引水工程63座,有效灌溉面积0.48万亩。   全县现有排灌机械共363台,功率8070千瓦,有效灌溉面积为4.51万亩。其中:固定电力排灌站307处,装机362台,容量7270千瓦;流动排灌机械56台,功率520千瓦;电力提灌井30眼,配电机26台,容量280千瓦。   目前,安义县境内尚无大中型水库等控制性工程,现有的灌

6、溉设施又大多老化失修,坏损严重,且部分工程或设施不配套,加之缺乏必要的量水观测设施,致使农田灌溉用水浪费严重,现有灌溉面积大多灌溉保证率不高,影响了工程效益发挥。 二、2003年、XX年旱情的主要特点 1、降雨量严重偏少   2003年7-9月份,我县出现连续高温晴热天气,日气温在36℃以上的达34天,7月份总降雨量仅6.7毫米,较历年日均偏少95%,日最大降雨量3.3毫米,月蒸发量高达266.9毫米,日最大蒸发量10.8毫米,较历年偏多2成;8月份总降雨28.7毫米,蒸发量227.2毫米,日最大蒸发量10.4毫米。而且高温少雨天气长达70多天,室内最高气温

7、接近进60℃。   XX年我县遭遇了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春夏连旱,降雨量异常偏少,1-5月份我县降雨量仅为227.6毫米,比历年降雨量平均值偏少6.4成,今年以来降雨量是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少一年。 2、水库蓄水锐减   2003年,由于持续高温干旱,全县105座小型水库有78%的蓄水量不到正常蓄水量的一半,其中15座小型水库蓄水量只占正常蓄水量的40%,小蓄水量只占正常蓄水量的30%;全县有300余座山塘水库接近干枯。   XX年,全县15座小型水库有10座、94座小型水库有43座蓄水量降至死水位以下,562座山塘507座干涸,30座机

8、电井出水不足。5月30日,全县所有水库蓄水量仅为7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