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问题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问题研究

ID:7253376

大小:34.6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2-09

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问题研究_第1页
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问题研究_第2页
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问题研究_第3页
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问题研究_第4页
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问题研究  摘要: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都受到资金、技术、人才及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同时,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及其他区位优势。外商直接投资对打破资金瓶颈、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具有重要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也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的引资定位直接关系到外商直接投资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结合西部地区的优势和劣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西部地区;后发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日益改善的

2、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但西部利用FDI的比重比较低,每年只占全国的3-4%。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仍然没有改变这种局面。同东中部比较,无论是利用FDI的数量、规模还是质量,西部地区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因而,就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拥有的发展条件及限制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合理的引资定位,并提出相关对策对于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差距、促进经济平衡增长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利用外资总体规模小,增长缓慢  

3、 目前,我国实际吸收FDI已超过5600亿美元,而西部12省区市实际利用FDI合计才不过160亿美元,只占全国的2.82%。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本是我国利用FDI的高速增长期,然而西部利用FDI合同额自1993年达到创纪录的100亿美元后,就一直处于下降状态,直至萎缩到不足30亿美元,持续5年负增长。 外资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   外商在西部地区的投资主要是高耗能的原材料加工和农牧产品初加工等一些中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和能源开发型的加工项目,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和服务业项目较少,基础和农业方面利用外资的比例很小,能源

4、电力、交通、通讯等潜在优势较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更是少见。 外商投资的形式单一   从模式选择方面看,在我国,外资企业有3类: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西部地区占主导地位的是中外合作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而外商在沿海投资选择最多的且投资效益和管理模式都较好的,则是外商独资企业。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外商独资企业形式的数量明显要少于国内其他地区。   二、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限制性因素及发展条件 限制性因素   1、市场容量狭小、市场成长不足。西部地域辽阔,但人口总量少,收入和消费水平低,

5、市场容量狭小。近几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中,东部地区占65%以上,西部地区仅占15%左右,在全国人均创造国内生产总值中,东部地区超过平均数4成以上,西部地区只有平均数的一半左右。加之西部地区人口相对分散,城市化水平低。西部地域辽阔,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22%。由人均收入所形成的有效需求较之东部地区也要少得多,这就给外商开辟市场带来困难。西部地区多为山脉、沙漠、戈壁,地理条件形成的自然障碍影响了市场的连续性,市场条块分割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市场规模效益,而且,西部地区的人们受教育程度低,市场观念薄弱,满足于自给自足,消费习惯

6、较为保守传统。以上诸多因素限制了西部市场的成长,有些地方甚至还处于偶然的、非常规的、零散的集市贸易状态,严重制约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空间。   2、基础设施落后。西部许多地方自然环境恶劣,交通运输成本高,信息流通不便,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远离世界经济中心。除了成渝地区以及关中地区以外,由于戈壁、沙漠、高山、峡谷的分割,发展经济的条件远远差于东部地区,发展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难度也远远大于东部地区。这些条件使得投资于西部地区的企业相对投资于区位较好的东中部地区的竞争对手处于劣势。虽然西部漫长的边境线与10多

7、个国家接壤,连接15个贸易口岸,但是并没有真正形成开放的第2条黄金带。过高的物流成本已经成为外商投资西部的最大障碍,制约着西部加工企业的发展。随着外资向我国西部梯度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突破物流瓶颈,缩减贸易成本已成为西部省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当务之急。   3、人力资源形成不足。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数量型过剩与质量型短缺并存,庞大的人口基数并没有形成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本相当匮乏。西部地区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总体说来,比1990年有大幅度提高。表现为文盲半文盲人口比1990年下降一半,受过高等以上教育的劳动

8、年龄人口上升。以四川为例,XX年文盲半文盲人口比1990年下降一半,从14.77%下降到7.84%,下降幅度高达53.1%;而受过高等以上教育的劳动年龄人口由1990年的1.33%上升到3.43%,其中本科以上由0.53%上升到1.10%。但是,西部地区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看,西部地区X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