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王玉庆)

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王玉庆)

ID:7260323

大小:40.27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2-09

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王玉庆)_第1页
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王玉庆)_第2页
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王玉庆)_第3页
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王玉庆)_第4页
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王玉庆)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王玉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王玉庆)  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召开是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新阶段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之一;二是国家对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指导思想进行了重大调整,把环境保护摆在了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上。 一、环境保护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过去的十年全国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多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工业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下降,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不断推进,生态

2、保护和治理得到加强,核与辐射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城市空气质量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与1996年相比,XX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增加了31个百分点,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三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下降了39.3个百分点。全国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污染整体上有所减轻。   酸雨范围和强度有所减轻,但近年有较大反复。全国出现酸雨的城市和降水年均pH值小于5.6的城市比例,1998~2002年呈现下降趋势,而2003~XX年又有所上升。   地表水污染呈减轻趋势,但各水系发展不平衡。与1996年相比,XX年我国地表

3、水Ⅰ~Ⅲ类水质比例由27%提高到36%,劣Ⅴ类水质比例由36%下降到28%。长江、珠江水质总体较好;松花江水系属轻度污染;黄河总体上属中度污染;淮河水系呈中度污染,总体呈减轻趋势;海河、辽河水系总体属重度污染,辽河水系“十五”期间污染有所减轻。滇池、巢湖和XX水质没有明显改善。1996年以来,近岸海域水质总体有所好转。 (二)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污染加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4、开始显现,土壤污染面积扩大,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存在隐患。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石漠化、草原退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未来15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1、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环境污染形势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远超过环境

5、容量;环境质量令人担忧;环境污染事故进入高发期。   据测算,我国二氧化硫和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1.9亿吨,占全世界排放总量的14%)仅次于美国(54.7亿吨,占全世界排放总量的24%),居世界第二位;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   据专家研究,我国十大水系按正常年景水量,要达到地面水标准,化学需氧量排放最大允许量不应超过800万吨,但目前实际排放总量超过容量600万吨~700万吨。若保证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达标,排放总量不应超过1200万吨,但目前实际排放总量超过该容量一倍以上,如按每5年

6、10%的速度削减,也要20年才能达到要求。   我国常规污染物造成的大气和水的污染呈现一种高污染状态下的控制。大气受污染(三级及三级以下)的城市占44.8%,9.1%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地表水Ⅴ类以下水质的比例达28%。   由于污染的历史积累效应、环境治理滞后及安全事故多发等原因,我国已进入了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近两年发生的沱江污染和松花江污染等事件的影响程度之大、范围之广是历史上没有过的。自去年11月13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到今年第一季度末,我国就发生各类突发环境事件76起,平均每两天就发生一起,

7、其中有8起事件比较重大。 2、新环境问题突出   我们在面临着严重的常规性工业污染和生活型污染的同时,一些新的环境问题或一些隐性环境问题逐步显现,威胁着环境质量和人身健康,包括危险废物、微量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等。另外,外来物种入侵也是一个紧迫的新环境问题。 3、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第一,以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为特征的土地退化现象虽局部有所控制,但整体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改变。   第二,植被质量低、生态功能弱的现象并未扭转。全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化,每年还以上百万公顷的速度递增。

8、林地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并存的局面。   第三,耕地数量型占补平衡与质量型下降并存。 第四,湿地破坏严重。 第五,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4、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存在风险   历史上积存的大量放射性的废液和固体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