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ID:7263148

大小:34.6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2-09

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1页
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2页
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3页
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4页
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经济的落后,基层政府的社会服务的功能缺失,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担保范围狭隘,征信体系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等是造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脆弱的重点制约因素,因此,必须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夯实金融生态的制度基础、完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等入手,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体系,切实为农村金融的稳健、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金融滞后的乘数效应;服务功能缺失;金融环境脆弱性   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首次提出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金融发展的依赖路径研

2、究提出了新的指引方向。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指的是农村各类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相关联的所有因素及其他机构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动态的、均衡的系统。其优劣直接影响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而从当前进行的农村金融改革看,我国农村金融运行缺乏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严重阻碍农村金融生态融资的发展。   一、当前影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构建的几大重点制约因素分析   一般来说,农村融资力的强弱,发展后劲充足与否,与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自身环境等有直接关系。 农村经济的落后严重制约着农村金融的发展

3、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史正相关的,一方面,发达的金融体系可以因“引致增长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一直以来,虽然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处于上升阶段,但是由于经济机会与城市地区相比不够明显,从而无法形成对金融机构的有效吸引,从而加剧了农村资金向城市的集中。同时,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又制约了农村经济货币化水平的提高,不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也不利于农村地区乘数效应的实现,反过来又限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归根究底,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经济的落后。   法律体系不完善

4、是影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很多国家的实践证明,没有法律的刚性约束商业银行不可能对农村金融有大规模的投入,各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在硬性规定下,商业银行才会通过营业网点,去扶持弱质的农业;同时,还需硬性加强对农村金融的规范和保护,提出正向激励措施。如美国对信用社的免征税赋。   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是影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无硬性规定规定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农业的支持;没有法律的形式去规范和保护农村金融这一相对弱势领域。如《刑法》对有意通过提供虚假财务资料骗贷的企业刑事责任无明确规定;《破产法》规定清算程序上

5、把银行排在最后。   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垄断效应”严重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商业化的改革以来,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农村的撤出,各行都采取了撤并网点、收缩权限的集约化经营手段。并且国家处于防范风险的考虑,国家出台政策关闭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保险、投资、担保、租赁、信托等非银行机构在农村市场发展严重滞后,各种形式的非正规金融活动不受政府政策上的鼓励和保护,从而使农村信用社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处于垄断地位,形成“一社抗三农”的局面。2002-XX年,农村信用社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

6、份额分别高达81.04%、84.14%、86.26%、87.35%、91.65%、92.63%,比重不断上升。而垄断的农村金融一般都是低效率的。因此,虽然客观上赋予了农村信用社独立支撑农村金融主渠道的职能,但是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是把“垄断”经营强加于农村信用,致使农村信用社自身能力与所负责任不相称的矛盾很快暴露出来,从而使相当一部分信用社无法长期承担农村金融“主力军”角色。   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加剧了农村金融生态的脆弱性   诚信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从目前的整体情况看,我国农村整体信用环境不尽人意,严重制约着农村金融生态。一

7、方面,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滞后,社会信用文化缺失,农村企业和农户缺乏诚信意识,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根据雷和平、林之诠对陕西部分地区的调查,陕西省周至县XX年3月底全县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为7.9亿元,而农村信用联社不良贷款额为1.7亿元,不良贷款率近22%。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务发展缓慢,缺乏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渠道,农村有限的信用信息资源也无法共享。此外,当前正蓬勃发展的“合理不合法”的民间金融,由于民间融资不规范和诚信环境的缺失,恶化了民间融资能力的提高。   总之,农村个人信用的缺失加大了贷

8、款的风险,降低了贷款的可获得性;农村企业信用的缺失加剧了“信贷配给”和金融机构主体的“无奈”,加之政府的“无为”,最终导致农民和企业得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