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指导(教师用书)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指导(教师用书)

ID:7269132

大小:17.42 MB

页数:523页

时间:2018-02-09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指导(教师用书)_第1页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指导(教师用书)_第2页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指导(教师用书)_第3页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指导(教师用书)_第4页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指导(教师用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指导(教师用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年 份文 本分值理解概念理解语句筛选信息结构思路归纳要点概括观点专题指要2016·高考课标卷Ⅰ《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9分√√√从近三年课标全国卷对论述类文本考查的情况看,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理解概念、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和概括观点上,其他一些考点则相对较少。如何快速、准确地拿下三道选择题,是二轮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除了整体把握文本外,学会使用三重比对法(词语、逻辑关系、推断)至关重要。2016·高考课标卷Ⅱ《塞壬的歌声》9分√√√2016·高考课标卷Ⅲ《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9分√√√2015

2、·高考课标卷Ⅰ《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9分√√√2015·高考课标卷Ⅱ《艺术是什么》9分√√√9分√√√2014·高考课标卷Ⅰ《美的奥秘》2014·高考课标卷Ⅱ《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9分√√√       四种读文意识,帮你快捷解题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页高考对一般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因此,我们只要读懂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即可答题。为此,在阅读文本时考生需要培养4种意识:NO1.逆向阅读意识——从试题到文本选文

3、的篇幅一般千字左右,不能按常规去阅读,而应先从题目入手,边读边分析,带着题目去阅读文本,阅读就会很有针对性,能够很快达到目的。必须适应应试阅读的特殊情况,具有逆向阅读意识,养成“从试题到文本”的逆向阅读习惯。NO2.文体定位意识——就文论文,切勿主观一般论述类文本,不论其议论对象是历史、文化现象还是文艺现象,都属于议论文的大范畴,都符合议论文的文体结构规律的要求。高考考的是你的阅读能力,明确一般论述类文章的文体意识,是要你有阅读它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技巧,但千万不要在文体意识上绕圈子。必须尊重“文本信息”

4、,不以个人平时道听途说所获得的知识取代文章事实,更不以个人的是非为是非。NO3.筛选勾画意识——勾画关键词、关键句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中,也要根据试题题干中的关键词,具有“筛选勾画意识”。就是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边阅读边筛选勾画关键词句。1.关键词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人名、时间词以及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主要、基本)、程度词(可能、也许)等。2.关键句(1)从内容上来看,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倾向的句子。(2)从表达上来看,议论抒情性的句子或“可见”“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作为语言标志

5、的语句。(3)从结构上来看,揭示行文脉络的句子,如起始句、过渡句、收束句、指代句等。勾画出的这些关键词句,能帮助我们迅速把握文意,甚至可能出现某个选项的内容刚好与我们勾画的词句相对应的情况,加快我们判断选项正误的速度。NO4.文脉整合意识——理清思路,把握大意文章读完后,根据文中的关键词句或浓缩的每段内容,迅速串起各段内容,从而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大意,为阅读各题的四个选项时能迅速找出该内容在文章中的大致位置做准备。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4页NO1.逆向阅读意识【题目】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6、,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第①段)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第②段)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真题文本——2016·高考课标全国卷Ⅱ)①人

7、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②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NO3.筛选勾画意识1.引领句①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②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

8、,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③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④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2.观点句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