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核心考点必背

教师资格证核心考点必背

ID:7269198

大小:29.3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2-09

教师资格证核心考点必背_第1页
教师资格证核心考点必背_第2页
教师资格证核心考点必背_第3页
教师资格证核心考点必背_第4页
教师资格证核心考点必背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核心考点必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职业理念1.素质教育观a)面向全体学生b)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c)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e)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f)促进学生生动、活波、主动地发展g)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a)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个体,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要客观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长。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的权责和需求。b)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顺序性:循序渐进;阶段性;不均衡性:把握

2、关键期;互补性:扬长避短;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c)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看到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因材施教。1.教师观a)角色的转变1)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2)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4)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的教师b)行为的转变师生关系:尊重和赞赏教学:帮助和引导自我:反思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合作职业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2.爱岗

3、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1.终生学习一、教育与人口: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教育对人口的再生产作用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手段之一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生产力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对生产力有

4、促进作用(经济功能)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政治功能)教育培养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通过教育制度可以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进行选拔,延续原有社会政治关系或加速改变旧有的社会政治关系一、教育与文化: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

5、择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文化功能)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1.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2.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3.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影响课程开放的因素(社会、知识、儿童)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

6、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改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与基本技能(首要任务)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础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过程

7、的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1.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3.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原则1.直观性2.启发性3.巩固性4.因材施教5.理论联系实际6.循序渐进7.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8.量力性(可接受性)新型教学观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教学从“教授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向“重结论同时更注重过程”转变教学从“关注学科”向“关注人”转变影响遗忘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有意义的材料)2.识记材料的数

8、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4.识记的方法(理解记忆)5.时间因素1.识记者的态度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1.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记忆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a)及时复习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c)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d)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e)复习方法多样化f)运用多种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