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

ID:7270083

大小:47.52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2-09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_第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_第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一、本学期我们要养成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读书做笔记有三种形式:摘抄、编写提纲、写读后感。第一单元知识点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课文中的田老师是一位可亲、可敬的乡村老师。学了这篇课文,我想用这句诗来赞美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到了文学的启蒙。这句

2、话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3.感谢师恩的名句: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赞美老师的名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4.八字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含义:培植树木要十年,培育人才要上百年。比喻培育人才的不容易。5.《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6

3、.《陶校长的演讲》每一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呈现的。“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7.《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歌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8.《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放牛捕蝉图。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意欲捕鸣蝉)”。我们还从诗中“"(捕鸣蝉)”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

4、季)9.《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全诗通过九个“一”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第二单元知识点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文题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健康成长。2.《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赞扬了法布尔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

5、探索和钻研精神。《昆虫记》是他的代表作。课文之所以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是因为这个题目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才能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成就。3.《变色龙》一课,记叙了作者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从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三个方面描述了变色龙的特征。提醒人们要保护动物。学完这课,我想到了名言:百闻不如一见。4.“变色龙”学名避役,它能够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身的安全。比喻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类似的三字俗语有: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6、),千里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5.《金蝉脱壳》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介绍了蝉脱壳的过程,脱壳时身体各部分出来的顺序是背→头→脚→尾。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我想到的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6.“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三十六计”还有: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打草惊蛇、苦肉计、空城计等。7.歇后语列举: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第三单元知识点1.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学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4个

7、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张口结舌:因离去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2.《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他与孟郊、李贺等都被称为“苦吟诗人”。人们常把写诗或作文中斟酌词句叫做推敲。3.韩愈主张用“敲”字有三条理由:①表明作者是一个有礼貌的人;②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③读起来也响亮些。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