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延晚辣椒中后期田间管理

秋延晚辣椒中后期田间管理

ID:7278370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2-10

秋延晚辣椒中后期田间管理_第1页
秋延晚辣椒中后期田间管理_第2页
秋延晚辣椒中后期田间管理_第3页
秋延晚辣椒中后期田间管理_第4页
秋延晚辣椒中后期田间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秋延晚辣椒中后期田间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秋延晚辣椒中后期田间管理(高锦辉)一、辣椒对环境条件要求1、温度:辣椒喜温暖而不耐高温,植株生长的适温为20-30℃,开花结果期:白天21—28℃,低于15℃影响授粉,低于10℃,已坐果的幼果也不容易膨大,还易形成畸形果,成株期对高温和低温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进入盛果期后,加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果实长大,即8—10,也能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在整个生育期温度15—30℃之间,<15℃采取增温措施,>30℃就要采取降温措施。2、光照:喜光照而不耐强光,光照过强,抑制辣椒的生长,光照过弱,易徒长,植株抗病能力减弱

2、,而给病菌可乘之机。3、水分:即不耐旱,又很怕涝,须经常浇水才能生长良好,尤其在盛果期,浇水及时而适量,如田间持续积水,根系缺水,严重时会死秧或引起疫病。因此,辣椒的的管理要严格按照其生理特性进行管理,在培育好壮苗的前提下,做好以下管理工作。二、扣棚及其后的管理1、适时扣棚进入9月份夜温低于15℃时,夜间应放下薄膜,白天25-30℃,夜间16-15℃;当夜温低于10℃,覆盖草帘。进入10月份以后,以防寒保温为主,使夜间温度不低于10℃.2、水肥管理根据辣椒对养分吸收规律来看,它是属于高氮、中磷、高钾类型的

3、蔬菜。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2:1.2,因此,辣椒栽培要重视磷钾肥,并保证氮磷钾养分的平衡供应,才能获得高产优质。种植辣椒多年的菜农都知道,管理辣椒中开花坐果期是关键,不能有一点马虎。辣椒属于自花授粉作物,如何在开花坐果期为其营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来提高坐果率呢?所以花期控制浇水量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实践中,有的菜农选择在开花坐果期浇大水,结果花期供水量过多,植株营养过旺,消耗养分多,会使花蕾得不到足够的营养,造成落花落果。所以,根据这些年的管理经验,一般是在辣椒初花期几天前就浇一次水,以供开花坐果所需

4、,盛花期如果土壤不是过于干旱,最好不要浇水,水大漫灌更不应该。另外,在理论上所说的开花坐果期控制水分,并不是说完全不浇水。如果土壤干旱、水分不足,也能引起落花落果,并影响果实膨大,果面往往出现皱缩、光泽差,果形弯曲等情况。因此,在辣椒开花坐果期浇不浇水,还应看土壤墒情,若土壤和空气过于干燥,为怕引起落果,应浇一次小水解决,但切忌大水漫灌。辣椒追肥一般分3-4次,第一次追肥在定植后门椒长到5-7厘米左右,结合浇水每亩追施二铵10公斤,硫酸钾10千克,尿素10千克左右。第二次追肥,在第一次追肥后15天左右,进

5、行第二次浇水追肥,每亩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15千克。第三次追肥在第一次采收后每亩追施10公斤尿素,以后根据辣椒长势进行追肥。另外在辣椒生长的不同时期叶面追肥,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及其它微肥叶面喷施。3、植株调整露地栽培的辣椒一般不需要整枝打叉,管理上比较省工。在大棚中生长的辣椒,但由于光照弱,温度高,湿度大,往往营养生长旺盛,枝叶茂盛,枝条易折,这样不仅影响植株通风透光,而且还有可能导致茎叶徒长,不利于开花结果,致使产量下降。为使植株养分集中,在9月底果实充分膨大后门椒下的侧枝和底部的老

6、叶、黄叶都要及时摘除,避免浪费养分和影响植株间的通风透光,也可以减少病害发生。4、采收为了防坠秧,门椒应及时采收。11月下旬-12月初,当室内气温低于10℃以下,一次性采收后保鲜,元旦和春节上市。五、辣椒病虫害防治1、辣椒疫霉病辣椒疫霉病在苗期和成株期都可发生。菜农俗称“黑杆子”本病发病盛期为辣椒盛果期,主要为害茎基部和根部,发病初期病部初呈水烫状,继而变黑褐色缢缩腐烂,后湿度大时,病部位生出稀疏白毛。本病为土传病害,随水传播,最适宜的发病温度28-30度,棚室灌水过多,特别是大水漫灌,辣椒的茎基部浸没在

7、水中,极容易造成发病。防治方法:采取高垄栽培,进行沟灌,注意轮作倒茬,连作不超过2年,及时拔除病株,带出棚外销毁。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即辣椒的初果期,每隔10天左右用25%的甲霜灵锰锌溶液进行灌根2-3次。2、辣椒病毒病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叶面喷施植病灵、病毒A,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消灭蚜虫等传毒媒体,在辣椒苗期和定植后及时防治蚜虫,将蚜虫消灭在传毒之前。3、辣椒灰霉病主要在叶片、花器和果实染病,呈水渍状,湿度大时生有灰白色的霉层。发病规律主要是低温高湿弱光条件,棚室内遇连续阴雨天气气温低、湿度大

8、易发病。防治方法:叶面喷施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4、蚜虫、白粉虱防治:1、黄板诱蚜,每亩棚室挂20个左右;2、用菊酯类农药、定虫脒、吡虫啉等药剂防治。吉木萨尔县农业技术推广站2008年9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