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填空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填空

ID:7279401

大小:1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2-10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填空_第1页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填空_第2页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填空_第3页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填空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填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化学选修3部分知识填空1、符号表示的意义: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_DE2、特殊结构微粒汇总:无电子微粒       无中子微粒      2e-微粒      8e-微粒            10e-微粒                             18e-微粒            3、元素族的别称:①第ⅠA族:__________第ⅡA族:________②第ⅦA族:_________③第0族:____________4、构造原理:电子所排的能级顺序(七大能级组):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Cu的简化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Cu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C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P价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5、泡利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特规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特规则特例: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区全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区。主族主要含区,副族主要含区,过渡元素主要含区。S区元素价电子特征排布为_____________,价电子数等于族序数。d区元素价电子排布特征为_____________;价电子总数等于副族序数;ds区元素特征电子排布为__________________,价电子总数等于所在的列序数;p区元素特征电子排布为________________;价电子总数等于主族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决定所在周期数,周期数=最大能层数(钯除外)46Pd[Kr]4d

4、10,最大能层数是4,但是在第五周期。外围电子总数决定排在哪一族,如:29Cu3d104s1,10+1=11尾数是1所以,是IB。7、电离能: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页为什么Be的第一电离能大于B,Mg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Zn的第一

5、电离能大于G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离能的数据的突跃变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按要求填写下表化学式中心原子孤对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数杂化轨道数杂化轨道类型VSEPR构型分子结构CH4C2H4CH2OC2H2H2SNH2-BF3CHCl3SiF4SO42-NH3BeCl2SO32-SF6----------9、填空分子空间构型分子有无极性分子空间构型分子有无极性O2HFCO2H2OBF3NH3CCl4SO310、概念辩析:⑴每一周期元素

6、都是从________________开始,以__________________结束⑵____________区都是副族元素,__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___区的都是主族元素第4页⑶半径:K+___________Cl-⑷酸性HClO______H2SO4,碱性:NaOH________Mg(OH)2⑸第八周期排满有______________种元素11、电负性: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电负性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δ键比π键的强度较____________,共价键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几种常见晶体的结构原子晶体(金刚石和二氧化硅)(1)金刚石:每个碳原子与_____个碳原子紧邻。由____个碳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单元。由共价键构成的最小环状结构中有______个碳原子,不在同一平原上(键角为________)。其中的碳原子采取杂化,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参与了________个C—C键的形成,而在每个键中的贡献只有一半,碳原子个数与碳碳键数之比

8、为__________。(2)二氧化硅:每个硅原子与__________个氧原子紧邻,每个氧原子与_________个硅原子紧邻。键角(O—S键)为____________,每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