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

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

ID:7287586

大小:822.5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8-02-10

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_第1页
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_第2页
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_第3页
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_第4页
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沙县岚头镇红兴煤矿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二0一二年三月三日3编审单位编审人签字时间编制人通防队长掘进队长机电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技术负责人矿长会审意见:本(规程)措施会审签字表3本规程(措施)贯彻情况表早班:8:00—16:00中班:16:00—0:00夜班:0:00—8:00参加人数:参加人数:参加人数:班长:班长:班长:参加人员(签字)参加人员(签字)参加人员(签字)队长队长队长值班值班值班贯彻人贯彻人贯彻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3目录第一章概况2第一节概述2第二节依据2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3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面开采情况3第二节

2、岩层赋存特征3第三节地质构造3第四节水文地质4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4第一节巷道布置6第二节矿压观测6第三节支护设计6第四节支护工艺7第四章施工工艺7第一节施工方法9第二节掘进方式9第三节管线铺设12第四节设备及工具配备12第五章生产系统13第一节通风13第二节压风15第三节供水15第四节供电15第五节排水15第六节运输16第七节安全监测16第八节综合防尘17第九节通讯17第十节信号1747第六章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8第一节劳动组织18第二节作业循环方式19第三节主要经济指标19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20第一节一通三防20第二节先探后

3、掘25第三节打眼爆破20第四节刷帮刷顶23第五节出货33第六节支护33第七节顶板管理34第八节过围岩破碎带35第九节井筒揭煤………………………………………………………………………………………25第十节机电35第十一节运输39第十二节安全组织43第十三节工程质量验收44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44第九章其它44附:冒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6附图47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红兴煤矿回风下山巷。二、巷道位置与岩层及相邻巷道的关系回风下山布置在副平硐左侧,根据红兴煤矿《开采方案设计》部署,在原回风下山迎头开门,与皮带下山平行为同一个方位,

4、顺煤层倾向向下延伸至二采区最低标高后停止,然后布置回采工作面,(详见回风下山平面布置示意图)。三、巷道用途为了解决二采区采掘回风之用。四、巷道工程量设计长度:300m。成巷断面:8.4㎡。五、巷道坡度及方位角坡度:沿煤层坡度。方位角:144°六、服务年限服务年限:20年。七、开竣工时间2012年3月10日开工,预计2012年11月底完工。第二节依据一、贵州省煤矿设计院《金沙县岚头镇红兴煤矿安全专篇和开采设计方案》及说明书二、红兴煤矿《地质报告》及《掘进施工设计》三、《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技术操作规程》等。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

5、相对位置及邻近采面开采情况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面开采情况见下表。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47矿井名称岚头镇红兴煤矿工程名称回风下山水平名称二水平工作面标高/m+808m地面位置该面相应地表为荒山,无耕地及建筑物。四邻关系上部为10901准备工作面,下段顶上有C9煤层采空区,有积水;右边为C13煤层未采区(未开拓),左边为C13煤层未采区(未开拓),矿界边为相邻矿井采空区、掘进时必须严格进行探放水,必须做到“有掘必探,先探后掘,不探不掘”。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矿界边有小煤窑破坏,掘进时应特别注意采空区积水与有毒有害气体。第二节岩层赋存特征

6、区内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Q),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玉龙山段及沙堡湾段(T1y1+2)、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龙潭组(P31),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其中龙潭组是本区的含煤地层。分述如下:1、第四系(Q)为残坡积粘土、亚粘土、含砾粘土及人工填土等,零星分布区内缓坡地带,不覆盖于各时代地层之上,厚0~6m。2、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玉龙山段及沙堡湾段(T1y1+2)为浅灰色薄-厚层状灰岩、质灰岩,底部为厚5~15m的灰绿色,灰黄色薄层状泥岩、钙质泥岩等,厚180~220m,广泛分布于矿区东南部,节理裂隙及岩溶洼地较发育。与下覆长兴组呈接触。3

7、、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为灰、深灰色中厚至厚层含燧石团块生物屑灰岩夹灰绿色钙质粉砂岩及粘土岩。厚40~50m,分布于矿区中部,节理、裂隙发育,与下伏龙潭组接触。4、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1)为褐、灰绿、灰褐色薄至中厚层砂岩、粘土岩、砂质粘土岩组成,夹深灰、灰色薄至中厚层粉砂质粘土岩、钙质砂岩、钙质粘土岩、灰岩、碳质页岩及煤层(线)。含煤7~14层,单层厚0.32~3.76m,其中C4、C9、MC13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赋存于该段下部。该段厚度大于95~120m。与下伏二叠系中统茅口组呈假接触。475、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灰至浅

8、灰色细至中晶块状灰岩,质较纯,局部见燧石团块,本区出露不全。第三节地质构造矿区位于沙土向斜北西翼,地层呈单斜产出,产状较稳定,走向210~250°,倾角8~20°,无区域性断裂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