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放牧》教学设计

《草原放牧》教学设计

ID:7291120

大小:54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2-10

《草原放牧》教学设计_第1页
《草原放牧》教学设计_第2页
《草原放牧》教学设计_第3页
《草原放牧》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草原放牧》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草原放牧》教学设计(聆听课)一、教材分析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选自组曲《草原小姐妹》中的一段。这部组曲是以琵琶独奏以及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组曲根据内蒙古发生的真实事迹所改编而成,故事讲述了一对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和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颂扬了她们热爱集体的崇高思想和美好心灵。《草原小姐妹》共分五段,《草原放牧》是其中第一段。乐曲的第一主题取材于动画片的主题歌《草原赞歌》的音调,旋律灵活跳荡,速度较快,具有舞曲特点,刻画了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第二主题音调

2、宽广起伏,气息悠长,速度缓慢,这是对美丽的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新的赞美。二、教学目标1.听到《草原放牧》乐曲时,知道乐曲的曲名。2.能感到1、2段主题旋律的速度与情绪的变化。3.认识民族乐器琵琶。三、教学重点感受蒙古族乐曲的风格。四、教学难点感知1、2段主题旋律的速度与情绪的变化。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歌曲《草原赞歌》教师语言: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首动画歌曲,请同学们听一听:歌曲的旋律具有我国哪个民族的音乐风格?教师语言:歌曲熟悉吗,歌曲的名字叫《草原赞歌》,具有蒙古族音乐风格。是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主题曲,

3、歌曲取材于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俩,与暴风雪搏斗,保护集体羊群的英雄事迹。2.感受乐曲《草原放牧》与歌曲《草原赞歌》的联系教师语言: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段乐曲,听一听:“乐曲与歌曲的旋律之间有什么联系,是否很相似?”教师语言:乐曲和歌曲的旋律非常相似。其实,这段旋律是乐曲《草原放牧》中的一个主题音乐,它的旋律素材来自于刚刚我们欣赏的歌曲《草原赞歌》。(二)欣赏第一部分1.感受主题的速度与情绪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草原赞歌》。第一主题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教师语言:速度稍快,情绪欢快、活泼。表现了天真活泼的小姐妹在草原放牧的

4、画面。我们在请看着乐谱,随着音乐再来感受一遍,同时找出乐谱中一反复出现中的节奏。教师语言:找到了吗,反复出现的节奏是xxxxx。我们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个节奏像什么声音呢?教师语言:对,像不像草原上马儿奔跑时发出的声音xxxxxxxxxx,聪明的蒙古族人把这个节奏写入自己的歌曲中,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独有的特色。教师小结:下面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表格2.感受主题旋律特点教师语言: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第一主题,旋律中有没有相同的乐句?教师语言: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的旋律是完全相同的;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变化相同这样的创作手法叫重复,可以加深人们对

5、主题音乐的记忆。3.认识琵琶及其音色教师语言:下面老师要考考同学们的小耳朵,听一听,这段旋律的主奏乐器是什么?教师语言:乐曲的主奏乐器就是琵琶。你听出来了吗?琵琶是我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弹拨乐器,它的音色优美、透亮,表现力极其丰富。今天我们欣赏的乐曲《草原放牧》就是一首琵琶协奏曲。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什么又是琵琶协奏曲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将乐曲的第一部分完整的欣赏一遍。教师语言:通过欣赏同学们可以看出琵琶是主奏乐器,琵琶协奏曲就是琵琶与乐队协作演奏的形式。(三)欣赏第二部分1.感受主题的速度与情绪教师语言:请听一听第二主题速度

6、和情绪是怎样的?教师语言:第二主题速度稍慢,情绪优美、抒情,表现了小姐妹对大草原无限的热爱之情。为什么第二主题会带给我们与第一主题不同的感受呢?就让我们看着乐谱再来欣赏一遍,从乐谱来寻找答案。2.感受主题旋律特点教师语言:第二主题的音符的时值变长了,而且旋律有装很多装饰音,为乐曲增加色彩的作用。这也是这也是蒙古族音乐的特点之一。所以和第一主题对比,让我们感到和第一主题有很大的区别。教师语言:下面请完成下面的表格教师语言:下面我们乐曲的第二部分完整欣赏一遍。(四)聆听全曲教师语言:其实,乐曲除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旋律外,还有一段旋律

7、在乐曲的开头,我们称之为“引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乐曲的引子,想象一下:“这段音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教师语言:这段音乐描绘了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蓝天、白云与成群的牛羊。下面来欣赏一下演奏家是怎样演奏这段悠扬的旋律的,进一步来感受大草原的辽阔。教师语言:最后,就让我们将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完整的欣赏一遍。(五)课堂小结教师语言: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其实它只是组曲《草原小姐妹》中的第一部分。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来欣赏其他几个部分。好,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