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ID:7292237

大小:10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2-10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方框内)   1.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 图1   2.下列实例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用凸透镜取火  B.影子的形成  C.镜中花水中月  D.海市蜃楼   3.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

2、虚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2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图2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5.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6.为北京2008年

3、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   A.反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7.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3),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4图3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

4、为0.5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1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1m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河边看到的水中的白云、小鱼都是虚象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太阳光不能被分解为其它色光   9.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物理学角度看(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

5、,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10.如图4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  )图4   A.0.1m   B.0.2m   C.0.3m  D.0.5m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对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12.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35度时。反射角是________度。   13.阳光下微风轻拂湖面,湖面上波光粼粼,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_______现象;透过厚薄不均匀的玻璃看室外

6、的电线,可能会看到电线粗细不均匀且弯弯曲曲,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_______现象。   1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          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            三种色光合成的。   15.红玫瑰只_________红光,因此它是红色的;透过蓝玻璃板看白纸是_________色的。   三、实验探究题(16题2分;17题、18题各7分;共16分)   16.用A、B、C三块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做蜡烛成像实验,各透镜跟烛焰距离都是30cm,得到的实验结果

7、如右表,根据此实验结果,将A、B、C三块凸透镜的焦距,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                。   17.小明用平面镜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墨水瓶A、B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4。实验时,他将平面镜竖立在桌面上,把A放置在镜前的边缘处,如图5所示,调整观察角度,可在镜中看到它的部分像。再将B放到镜后并来回移动,直至其未被平面镜遮挡部分与A在镜中的不完整像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瓶”。那么墨水瓶B所在的位置即为     的位置,同时还说明     ;若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就能看到墨水瓶B被遮去的部分,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如果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