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复习资料

预防医学复习资料

ID:7294485

大小:7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10

预防医学复习资料_第1页
预防医学复习资料_第2页
预防医学复习资料_第3页
预防医学复习资料_第4页
预防医学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预防医学复习资料绪论预防医学研究对象——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主要是群体。预防医学研究任务——预防医学以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为主。一、食物因素与健康部分1.营养,营养素概念,类别营养——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成分,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状态的动态过程;营养素——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称为营养素亦即通过食物获取并能在人体内被利用,具有供给能量,构成组织及调节生理功能的物质;营养素的类别——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水。2.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及相

2、关概念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按照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氮平衡、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利用率和化学分进行。(1)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是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基础。一般都以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的含氮量乘以6.25,即得出食物粗蛋白含量;(2)蛋白质消化率是指蛋白质可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消化率高表明该蛋白质被吸收利用的可能程度大;(3)蛋白质利用率即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是指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机体可以储留和利用的部分;(4)化学分=待测食物EAA含量/模板EAA含量*100。3.脂类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磷脂:

3、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与膜的流动性相关的成分;与信息传递功能有关。胆固醇:是体内类固醇激素与内源性维生素D的原料;增强生物膜坚韧性的有关成分;代谢产物胆酸能乳化脂类,帮助膳食脂类吸收。其中,脂肪主要来自动物;油主要来自植物。4.膳食纤维功能(1)通便防癌;(2)降低血清胆固醇;(3)降低餐后血糖,辅助防治糖尿病;(4)能吸附化学物质。5.能量消耗,能量系数成人每日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基础代谢、机体活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三个方面。能量系数是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生可利用的能量值。6.常量元素、微

4、量元素种类蛋白质、脂类、糖类和水机体需要量较大的宏量营养素;无机盐、维生素的需要量相对较少,称为微量营养素。6.维生素类别,加工易损失的维生素,相应缺乏病维生素根据溶解性质的不同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加工易损失的维生素是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时可致夜盲;结膜干燥角化,形成干眼病,进一步可致角膜软化、溃疡和穿孔而致失明;皮肤粗糙和毛囊角化;易感染;儿童生长停滞、发育迟缓和骨骼发育不良;孕早期缺乏还可引起早产和分娩低体重儿等现象。维生素D——影响牙齿钙

5、化,延缓牙齿萌出。严重缺乏时儿童可患佝偻病,成人则发生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及手足痉挛。维生素B1——糖代谢发生障碍,神经组织功能不足,丙酮酸堆积,而导致多发性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可有疲乏、淡漠、食欲不振、恶心、脚麻木、心电图异常。维生素B2——口腔-生殖综合征:表现为口角炎、舌炎、唇炎、阴囊炎、阴唇炎、鼻翼两侧脂溢性皮炎、睑缘炎等;长期缺乏可使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妊娠期缺乏可致胎儿骨骼畸形。维生素C——膳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C可致坏血病,临床表现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6、牙龈肿胀出血、伤口不易愈合、骨骼钙化异常。严重的致黏膜、皮下、肌肉、关节出血肿胀,皮下有瘀斑、紫癜、关节疼痛及关节腔积液现象等。8.合理营养——通过不同种类的食物合理搭配,能量及各种营养素能充分满足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并能达到相互之间的平衡。9.糖尿病营养防治原则,肥胖定义及营养防治原则糖尿病营养防治原则:(1)合理调控总能量摄入;(2)保证糖类摄入;(3)限制脂肪摄入;(4)蛋白质适量摄入;(5)补充无机盐与维生素;(6)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7)增加植物化学物的摄入;(8)餐次;(9)其他。肥

7、胖是指体内脂肪过量储存,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范围(超过20%)。肥胖营养防治原则:(1)控制总能量;(2)限制糖类;(3)严格控制脂肪;(4)保证蛋白质;(5)补充矿物质、维生素和水;(6)补充膳食纤维;(7)限制乙醇。10.食物中毒的概念,特点,分类概念:食用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事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食用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排除其他食源性疾病。特点:(1)潜伏期短,多为集体暴发:在短时间内可有很多人先后或同时发病,病势急剧,很快形成高峰。(2)中毒表现类似

8、:大多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3)发病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关系:发病者必定食用了某种有毒的食物,未食者不发病。(4)人与人之间一般无直接传染: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又急速下降的趋势,无传染病流行过后的余波。分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2)有毒动植物中毒;(3)化学性食物中毒;(4)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11.各种食物中毒的特点要求能举例(1)细菌性食物中毒:摄入了含有致病菌或其毒素的食品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发病率较高而病死率较低。有明显的季节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