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

推荐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

ID:7295908

大小:6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2-10

推荐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_第1页
推荐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_第2页
推荐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_第3页
资源描述:

《推荐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推荐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姓名陈健根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年11月政治面貌论文论著(译著)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技论文19篇,其中发表在《杂交水稻》的《杂交晚粳稻新组合八优52高产制种技术》,发表在《现代农业科技》的《超级稻新组合国稻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发表在《上海农业科技》的《优质蔓尖蔬菜甘薯新品种“台农71”栽培及繁苗技术》等论文,为第1作者。另外16篇文章发表在《浙江农业学报》、《中国稻米》、《浙江农业科学》、《种子世界》等刊物上。论文目录见附表2。现工作单位富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行政职务何时何校何专业毕(疑)业获何学位及修业年限1986年7月浙

2、江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农学士,4年参加工作时间1986年8月现从事何专业种子从事专业工作年限22现任职资格及取得时间农艺师,2000年7月现聘任职务及时间农艺师,8年单位考核情况2007年考核为优秀,05、06年合格推荐何任职资格高级农艺师政治表现(含职业道德、工作态度)该同志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素质好,事业心强。在所从事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工作勤恳、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团结协作,自觉服从工作安排,出色完成工作任务,有较强的服务“三农”意识。外语(古汉语、医古文)成绩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成绩专业工作经历1986年7月至1989年8月,在富阳县

3、龙羊区农技站从事种子及栽培技术推广工作1989年8月至1993年3月,在富阳县农业技术试验站从事种子及栽培技术试验、推广工作1993年3月至今,在富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事种子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专业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工作业绩成果(包括获奖情况)该同志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思路开阔,技术创新能力强,在长期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粮油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试、示范、推广及良种繁育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该同志能根据本市粮油作物品种应用现状及栽培水平,制订新品种引试、示范、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提出新品种及其

4、配套技术推广应用意见;有较强的新品种示范方组织建设能力;能组织实施全市水稻良种繁育工作,其中杂交水稻种子整体生产技术水平居杭州市领先;具有独立组织实施完成重大粮油生产技术研究课题和项目的能力,解决关键性生产技术难题;该同志有长期的与上级业务单位科研单位技术协作经验,有较强的技术合作能力。该同志任现职以来,主持和参与引试新品种(品系)320余个,示范、推广协优9308、国稻6号、八优52、浙双758等粮油新品种20余个,使全市良种覆盖率保持98%以上;参与新品种示范方建设14个次,其中超级稻协优9308、国稻6号等组合示范方具有突出的产量与技术水平;组织实施杂交水稻制种255

5、0亩次,生产种子26万公斤,使得本市较长时间保持较高水平的杂交水稻种子自主生产能力;积极参加科技下乡与技术咨询活动,自觉服务“三农”。任现职以来,主持和参加的科技发展项目与农业丰收项目20余项,获奖项14项,撰写发表省级以上刊物的论文18篇,为本市的农业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承担完成《20万亩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明确提出了本市水稻籼、粳稻生产带的区域划分概念与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两年实施高产高效示范22.2万亩,新增粮食1.29万吨,为稳定与发展粮食生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该项目获得杭州市农业丰收二等奖(第1完成人)。承担完成的《协优9308等超

6、级稻高产示范推广》项目,两年示范种植超级稻组合7.7万亩,增收粮食4154.3吨,为全市大面积推广应用超级稻组合奠定了基础,其中攻关田在本市杂交水稻生产史上单产首次超700公斤目标,该项目获杭州市农业丰收三等奖(第2完成人)。承担完成《富春江沿岸10万亩优质米基地建设相关技术研究》项目,为富春江沿岸地区形成年产5万吨优质稻米基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对促进我市农业结构合理化调整意义重大,获富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承担完成的《十万亩水稻“双百”工程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示范》项目,实施面积达11.12万亩,为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种粮效益,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获富阳市农业

7、丰收一等奖(第1完成人)。在全省率先组织实施的《高蛋白稻米品种的产业化途径研究》项目,示范推广食品工业专用的高蛋白早籼新品种,组织产业化生产,为农民增收167.0万元,开辟了早籼稻应用的新途径,获富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完成人)。2006—2007年主持完成科技发展项目《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与杭州市农科院、杭州市种子技术推广站合作育成富阳市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水稻品种八优52并推广应用(2008年报奖)。2006年起参加国家863计划子课题《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超富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基地建设》课题组,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