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

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

ID:7307943

大小:35.1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2-11

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_第1页
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_第2页
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_第3页
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_第4页
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  (兰州交通大学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文章介绍了学科馆员及学科馆员制度的概念,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学科馆员制度的起源和推行这项制度的基本条件以及国内高校图书馆推行这项制度所遇到的问题,最后重点介绍了深入推行学科馆员制度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学科馆员;高校图书馆;制度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XX)20—0143—02   学科馆员是指高校图书馆委派的、专门与某一院系或学科

2、进行对口联系、主动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文献信息服务的图书馆馆员。他们既具有图书情报专业学科背景、熟悉本馆所拥有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又掌握各学科教学科研情况,熟悉某个或某类学科专业知识,能够胜任为特定学科的教学科研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学科馆员制度是以学科馆员为基础的图书管理制度,强调服务主动性、针对性,以用户为中心,它能够更好地在高校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进行改革的必然结果,是“以人为本”服务的迫切需要[1]。   1学科馆员制度的起源及在

3、我国的发展[2,3] 1.1学科馆员制度的起源   学科馆员制度最早产生于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早在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俄亥俄大学图书馆相继率先推出学科馆员这一服务,由于其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处处为用户着想,一经实行,立即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和好评,随后,加拿大等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型大学也相继推行了这一制度,同样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1.2学科馆员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学科馆员制度虽然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较晚一些,但其发展速度较快。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成立了9人“学科

4、馆员小组”,为学校38个对口学科的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主动的、及时的、深层次的学科信息服务,开创了国内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先河。随后,西安交通大学、XX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也相继推行了这一制度。到2002年末,国内已有30多所高校图书馆开展此项工作。   从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移植”学科馆员制度至今,学科馆员制度作为高校图书馆开展深层次的学科咨询服务的创新之举,正在为各个高校图书馆接纳和使用,并已在国内“落地生根”,迅速发展起来,方兴未艾。 2学科馆员制度实施的基本条件  

5、 任何一种制度、一种服务模式的建立,都不是凭空想象的,都要有其成长的肥沃土壤。目的决定一切。下面我们从科学馆员制度的目的出发,揭示其实施的基本条件。   2.1图书馆拥有综合型、高素质、学习型学科馆员   由于学科馆员要求主动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文献信息服务,从而要求学科馆员不仅具备图书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具备如下特征:①具有某一学科专业知识,了解专业人员的信息要求;②工作具有积极性,能够主动地为用户提供服务;③计算机、英语专业技能,满足和实现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   如今,多数学科进

6、行爆炸式发展,学科知识日新月异,如果学科馆员不时时努力学习,不时时关注学科动态,势必与学科产生距离,与用户的需求脱节,不能为用户服务。   只有综合型、高素质、学习型的学科馆员,才算得上是称职的学科馆员,学科馆员制度需要这样的人才。   2.2学科馆员与学科之间,信息得到及时沟通   学科馆员要求与某一院系或学科进行对口联系。联系是双方面的。学科馆员积极性火高万丈,学科方面冷若冰霜,导致学科馆员徒劳无功,效果不禁人意。图书馆要为学科馆员和学科之间建立沟通的平台,通过平台媒介,学科馆员和学科进行

7、面对面的沟通,得到学科、师生的大力支持,掌握某一学科的第一手材料,只有这样,学科馆员的决策才能真正反映用户的需求,才能做到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不盲目从事。   条件是基础,只有条件具备了,事物才能茁壮成长。 3学科馆员制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3.1学科馆员制度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学科馆员制度已在我国推行、实施了近十年,成果喜人,但也不乏问题。如:①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馆员都具备对口院系的专业背景,在深入开展服务中会存在问题。②学科馆员不是专职的,他们分别来自各个部门,同时在部门中担任着较为繁重的

8、工作任务,不能够将时间和精力完全放在学科馆员这一职责上,因此学科馆员的工作受到比较大的限制。③尽管图书馆为学科馆员和对应学科之间搭建了信息沟通平台,学科负责人、师生在态度上很支持学科馆员,但在实际工作中,流于形式,提供的帮助很有限,学科馆员不能够掌握学科的第一手材料,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④由于制度不完善,对学科馆员工作的考核缺乏统一的尺度和标准。   总之,学科馆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其中遇到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必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