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护岸型式的探讨(刘晓涛 吴伟峰)

生态护岸型式的探讨(刘晓涛 吴伟峰)

ID:7311476

大小:34.8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2-11

生态护岸型式的探讨(刘晓涛 吴伟峰)_第1页
生态护岸型式的探讨(刘晓涛 吴伟峰)_第2页
生态护岸型式的探讨(刘晓涛 吴伟峰)_第3页
生态护岸型式的探讨(刘晓涛 吴伟峰)_第4页
生态护岸型式的探讨(刘晓涛 吴伟峰)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护岸型式的探讨(刘晓涛 吴伟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护岸型式的探讨(刘晓涛吴伟峰)摘要   生态护岸是一种新型的护岸技术,它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是现代河流治理的发展趋势。本文着重介绍了生态护岸的三种型式,即自然原型护岸、自然型护岸和多自然型护岸,及其它们的优缺点、适用条件和常用方法。 一、前言 1、定义   生态护岸指的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新型护岸型式。生态护岸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代表着护岸技术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研究动态   国外对生态护岸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日本在10年前就提出“亲水”的概念,开展了“创造

2、多自然型河川计划”。在第九次治水五年计划中,将对5700km的河流采用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进行整治,其主要采用植物堤岸、石头及木材护底的自然河堤。   欧洲许多国家在进行护岸工程设计时,非常注意沿岸的景观与生态系统,尽最大可能地参照采用天然状态下的河海岸型式,避免以建筑物的形式去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荷兰也正在规划和建设21世纪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环境,提出了“给河流提供更多的空间”的口号,试图从河流管理的角度出发,“与自然同在”。他们认为河岸堤防是河流自然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形成从河道水流到陆地的一种转换,反之亦然,绝不能将两者孤立起来。   近几年来,国内许多省市在

3、生态护岸的研究上也做了许多尝试,特别是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上海市青浦区在章浜河整治中采取多种生态护岸型式并举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广东省中山市岐江公园的栈桥式生态亲水湖岸,它实现了水位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仍然具有亲近人、生态和美的效果。 二、生态护岸的功能 1、防洪效应   河流本身就是水的通道,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河流、湖泊大量萎缩,水面积不断缩小,防洪问题显得更加地突出。生态护岸作为一种更加高级的护岸型式,首先同样具备抵御洪水的能力。生态护岸的植被可以调节地表和地下水文状况,使水循环途径发生一定的变化。当洪水来临时,洪水通过坡面植被大量

4、地向堤中渗透储存,削弱洪峰,起到了径流延滞作用。而当枯水季节到来时,储存在大堤中的水反渗入河,对调节水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生态护岸中大量采用根系发达的固土植物,其在水土保持方面又有很好的效果,护岸的抗冲性能大大加强。 2、生态效应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大到整个社会,小至一条河流,无不是这个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当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堤岸防护时,河道大量地被衬砌化、硬质化,这固然对防洪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混凝土护坡将水、土体及其它生物隔离了开来,阻止了河道与河畔植被的水气循环。相反,生态护岸却可以把水

5、、河道与堤防、河畔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生态护岸的坡面植被可以带来流速的变化,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两栖类动物提供了觅食、栖息和避难的场所,对保持生物多样性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另外,生态护岸主要采用天然的材料,从而避免了混凝土中掺杂的大量添加剂在水中发生反应对水质和水环境带来的影响。 3、景观效应   近一二十年来,生态护岸技术在国内外被大量地采用,从而改变了过去的那种“整齐划一的河道断面、笔直的河道走向”的静态美,现在的生态大堤上建起了绿色长廊,昔日的碧水漪漪、青草涟涟的动态美得以重现,生态护岸顺应了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并且为人们休憩、娱乐提供了良

6、好的场所,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品味。 4、自净效应   生态护岸可以增强水体的自净功能,改善河流水质。当污染物排入河流后,首先被细菌和真菌作为营养物而摄取,并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机物。而细菌、真菌又被原生动物?资常?其所产生的无机物如氮、磷等作为营养盐类又被水中的浮游动物、鱼、虾等所食。这就是水体的自净作用,即按食物链的方式降低污染物浓度。   生态护岸上种植于水中的柳树、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能从水中吸收无机盐类营养物,其庞大的根系还是大量微生物吸附的好介质,有利于水质净化,生态护岸营造出的浅滩、放置的石头、修建的丁坝、鱼道形成水的紊流,有利于氧从空气传入水中,增加水体的含氧量

7、,有利于好氧微生物、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促进水体净化,使河水变得清澈、水质得到改善。 三、生态护岸的型式   生态护岸技术已引起全球的极大关注,世界各国的水利、环境专家都在进行此项技术的研究。生态护岸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单一到多样化的过程。笔者汲取了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根据护岸所采用材料的不同,将生态护岸分为以下三种型式: 1、自然原型护岸   自然原型护岸指只采用种植植被保护河岸、保持自然堤岸特性的护岸。主要采用乔灌混交,发挥乔木与灌木的自身生长特性,充分利用高低错落的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