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县情,抢抓机遇,实现工业新跨越

立足县情,抢抓机遇,实现工业新跨越

ID:7317167

大小:37.7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2-11

立足县情,抢抓机遇,实现工业新跨越_第1页
立足县情,抢抓机遇,实现工业新跨越_第2页
立足县情,抢抓机遇,实现工业新跨越_第3页
立足县情,抢抓机遇,实现工业新跨越_第4页
立足县情,抢抓机遇,实现工业新跨越_第5页
资源描述:

《立足县情,抢抓机遇,实现工业新跨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立足县情,抢抓机遇,实现工业新跨越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发展既是难题,又是第一要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的发展,出台各种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拓宽工业发展路子、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县紧扣“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县”的主题,专题研究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吹响了“工业强县”的伟大号角,全县上下掀起了大力发展工业的热潮。那么**今后的工作中心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之路,精心做好“工业强县”这篇文章。 一、立足县情,全面推进工业强县。   尊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我们务必要以科学视角、开放眼光

2、、战略思维、求实态度对**县情进行再认识、再把握。 1、依托现有工业基础,积极扩大工业规模。   **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全意义的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发三十年来,**工业虽有长足发展,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产业体系,工业基础比较扎实,但工业规模急需扩大,企业竞争力有待增强,加上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差别大,县域经济总量小,这样的县情决定了加快发展是当务之急、民心所向,而要加快发展必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实施工业强县要求我们立足县情、实事求是、审时度势,找准发展突破口,要因

3、势利导、扬长避短,大力发展优势工业产业,努力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充分发挥三大优势,构筑良好发展环境。   资源优势。一是矿产资源丰富。全县现已探明矿藏20余种,其中:重晶石矿储量达2.8亿吨,是全国特大型的矿床之一,享有“中国钡都”之美誉;钾长石矿储量达9亿吨,是全国最大的钾长石矿床。目前,**境内的矿产品加工企业已有近10家,其中以重晶石加工为主的企业有XX红星精细化学有限公司、山东新泰市万河化工有限公司创建的**鲁湘钡业有限公司较上规模。三是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7.8%,木材加工业发展潜力巨大。生物医药除盛产天麻、杜仲、吴茱萸等名贵中药材外,红豆杉、右旋龙

4、脑樟等名贵树种呈群落分布,为“国宝”级森林资源。三是电力资源充足。**是全国100个首批电气化县之一。水能资源丰富,目前在平溪河、舞水河段已建成电站13座,总装机容量1.8万千瓦,在建私营电站10座,装机房量1.68万千瓦,供电量从2001年9900万KWH,增加到XX的1.93亿KWH。实现了与贵州铜仁电网并网运行,目前铜仁电网供电占**总需求量的一半以上;引进了贵州凯里电网供应,目前已完成从贵州青溪至**凉伞镇,最后到酒店塘工业园的35千伏线路,建成了酒店塘变电站,为工业园提供了强大的电力资源;完成了与湖南省市大电网联网。**电力供应体系初步形成。同时,电力价格较怀化其它县具有明显优

5、势,较接边地区贵州玉屏工业镇大龙相对便宜。四是劳动力资源充足。据统计,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了8万多人。同时,近年来通过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这些劳动力的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劳动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很好地满足粗放型工业向集约型工业发展过度初期对劳动力的需求。   交通优势。**区位交通独特,三面环黔,素有“湘黔通衢”、“滇黔咽喉”之称,既是湖南和怀化的“西大门”,又是湘黔边界重要的商道和物资集散地,同时也是贵州西部开发的大后方,具有承东启西的独特区位。湘黔株六复线铁路、320国道和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加上即将启动的贵州松从高速公路将穿越**腹地,**将成为全国少之又少的县境

6、内有“十字型”高速公路交叉的县城,省道、县道、乡道横通纵接。县城距贵州铜仁大兴机场80公里,距本省芷江机场仅40分钟车程。交通便利,区位独特,有利于工业招商引资。   政策优势。XX年**成功入列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执行地区。今年“比照”政策有望从实质上得到落实,长期制约我们与贵州周边发展政策不对等的问题可从根本上得到破解。另一方面,国家产业政策宏观调控带来新的发展契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的纵深推进、中部崛起的实质启动,特别是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正式启动,为我们夯实基础,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3、培育产业集群,壮大支柱经济。   产业集群作为一

7、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模式,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培育产业集群,发挥集群效应,推动生产要素在产业、区域间的流动、重组、融合,提高社会经济有限资源的综合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是推进**工业强县的必然选择。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它通过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导致该产业在该地区的发展获得较高的生产率,从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工业园区便是产业集群的一种常见的发展模式。**通过立足丰富的资源,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