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探析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探析

ID:7320806

大小:36.0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2-11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探析_第1页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探析_第2页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探析_第3页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探析_第4页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探析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统计法律体系和调查方法制度,在核算方法上和数据公布上逐步与国际接轨。各级统计部门开展了主要统计指标数据质量的定期评估,同时每年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一次统计执法大检查。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对下一级政府统计机构定期开展统计巡查。各地每年都查处和暴光一批统计违法案件。应该肯定,统计数据的质量基本上是有保证的。大多数统计数据是真实可信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统计数据质量还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还有少数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现象,甚至在某些领域或某些地方还比较严重。借“统计数据质量年”的大好时

2、机,我们有必要对统计数据质量难以提高的原因作全面、深入、客观的剖析,继而对症下药,认真地加以整改,使统计数据质量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分析 外部原因   1、统计的对象---被调查者配合程度下降。①受局部利益和个体利益驱动,不提供真实数据;②被调查者缺乏必要的文化及能力素质,由于非主观原因,如记忆、记录或对指标涵义理解不透彻等,也会使所提供的数据产生一定的误差;③日常生活中一些部门循私枉法、野蛮执法、暴力执法导致某些统计调查对象抵制统计调查,不敢提供真实数据;④统计调查报告模式单一,调查者一直是以单向收取数据的角色出现,对被调查

3、者几乎没有后续服务;⑤没有建立完善、有效的机制,激励或制约被调查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始数据。   2、地方政府尚未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的要求形成科学、客观、完善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容易对统计数据带来干扰,使统计数据主观失真。在湖南省统计局开展的统计数据公信度调查中,质疑反映政绩的统计数据的人最多,有52%的被调查者认为反映政绩的统计数据不准。   3、在法律及相关制度上缺乏调查对象如实向统计机构提供资料的机制和对被调查者隐私严格的法律保障。   4、统计工作物质条件不能适应日益加重的统计工作任务的需要。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统计的对象----社会经济现象,无论

4、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来说较之于计划经济时代更加千变万化,日新月异。而主要依靠政府保障的统计工作的物质条件则相对稳定,人员、经费、物质设施的更新和扩展相对滞后,甚至是特别滞后。另一方面,政府统计的工作任务由国家布置,刚性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而完成统计工作任务的条件有相当一部分靠地方政府保障,柔性较大。地方财政实力雄厚的,安排人员多,统计经费充裕,统计网络健全完善,完成任务自然有保障。财政穷的地方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统计部门人手少,一人顶几人,工作苦不堪言,尽管无私奉献精神发挥到了极至,但完成任务仍然难保障。地方财政穷统计经费就自然紧缺,常常处于等

5、米下锅状态。再说统计部门领导常常是一边“跑”人员一边“跑”资金,也是千辛万苦。跑人员和资金成了衡量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统计条件和统计任务不对接,难以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首要位置。 内部原因   1、统计的性质及其从属的地位决定了统计部门工作覆盖面广,服务性强。统计几乎涉及了社会经济的所有方面,数据量大、任务重,工作枯燥繁琐,一个统计人员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地要把成千上万笔数据全都搞准,难度较大。   2、目前的统计分级管理体制决定了统计对地方依赖性大,抗干扰能力差。人员工资、编制、部分经费、干部任免、考核都在地方,地方对统计影响大。   3、统计调查

6、方法制度呆板笨重,难以跟上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势。统计调查方法难以准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诸如制度之类的上层建筑要跟上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同时上层建筑也永远不可能完全覆盖经济基础。在统计工作实践中总是遇到很多千差万别的新情况新问题无法被统计制度所覆盖。因此统计部门不断探索科学、有效、能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统计调查方法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统计制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最后的难点所在。   4、统计人员尤其是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更换频繁,待遇低,队伍稳定性差,职业道德水准不尽如人意。当前社会上存在一些淡化讲原则,冷落

7、尽职尽责干实事者,搞一团和气,干得好不如关系好等等不良风气。统计部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上不良文化的浸蚀和影响。视统计信誉如生命的意识难以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5、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涉及面太广,难以得到全面、有效的重视和改善,基层单位必要的办公设施缺乏,统计工作制度不健全、缺乏准确的依据,统计台帐、原始记录不全,历史资料混乱。   6、政府统计部门对统计的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机构、人员、经费不足,执法环境不够宽松,部分处罚难以有效执行,统计行政处罚重外轻内,重民轻官,政府统计数据差错责任难以得到有效追究。   7、对统计过程缺乏有效制约与监督。一

8、个统计数据的产生过程要经历报表布置、收集、审核、汇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