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yw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中考语文]yw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ID:7321615

大小:22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2-11

[中考语文]yw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中考语文]yw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中考语文]yw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中考语文]yw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中考语文]yw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yw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Ⅰ卷积累·运用(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镌刻(juān)嫉妒(jí)矗立(chù)叱咤风云(chà)B.颓唐(tuí)炫耀(xuán)摒弃(bìng)处决如流(chǔ)C.参错(cēn)气氛(fēn)对称(chèn)栩栩如生(xǔ)D.占卜(pǔ)颤动(chàn)殷勤(yīn)饶有风味(r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遴选抉择时辰相得益章B.造型篝火恣情芳草如茵C.感慨山崖斑澜相辅相成D.坐落恬静懊悔红妆素裹3.根

2、据语境判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溱潼会船的高潮在上午九时,湖面湖岸人山人海,千支竹篙,掀起溱湖水的轩然大波,千支鼓槌,敲出惊心动魄的声浪。B.强强上课时双手总是不能自已,一直拿着东西在玩。C.故宫和凡尔赛宫都是封建帝王的皇宫,又都耗资巨大,但风格迥异,因此可以说它们是异曲同工的。D.人民商场重新开业后,由于商品种类齐全,各种档次都有,顾客仍像过去一样络绎不绝。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破阵子》—辛弃疾—南宋B.《观刈麦》—白居易—唐代C.《童年的朋友》—高尔基—苏联D.《木兰诗》—南朝民歌—《

3、乐府诗集》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兰亭序》对后人的影响很大,被视为历代珍品,各朝各代都有人模仿。B.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医患关系、病人权利和医疗事故的鉴定仍然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C.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全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开创了人类解放的新纪元。D.当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某种文字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时候,就可能举行文字改革。6.选出对下面的修辞手法判断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分析:本句运用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塞外风光的奇特壮丽,画面开阔

4、,意境雄浑。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分析:本句运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既是写实,又寓想象,突显了洞庭湖壮阔的气势与景象。C.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分析:本句运用了比喻、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方冰雪世界中群山与高原形象的雄伟。D.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分析:本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问话者的急切,答话者的平静,体现了木兰决心已下,突出木兰沉着冷静的性格。二、填空题(共19分)7.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3分)(1)憎恶(2)惩罚(3)虐

5、待(4)剔透(5)烙印(6)嵯峨8.按拼音写汉字(3分)(1)深suì(2)zhān仰(3)kān察(4)挑xìn(5)地jiào(6)奇pā9.诗歌默写(13分)(1)已是悬崖百丈冰,□□□□□。(2)晴川历历汉阳树,□□□□□□□。(3)□□□□□□□,只有香如故。(4)□□□□□,都护在燕然。(5)晨兴理荒秽,□□□□□。(6)《破阵子》中表现将士们身手矫健,英勇杀敌的句子是:□□□□□□。□□□□□□。(7)《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过渡到抒情议论的句子是:□□□□□□,□□□□□□□□。(8)《木兰诗

6、》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的句子是:□□□□□,□□□□□。(9)《观刈麦》中表现农民在田里冒着酷暑辛苦劳作的诗句是:□□□□□,□□□□□。三、语言运用(共9分)10.名著阅读(5分)《西游记》的作者是代人。在小说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因为他具有的性格特点,表现在的故事中。11.仿照例句,写出两组句子,使之与前面的例句形成排比(4分)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青春,是,;青春,是,。第Ⅱ卷理解·感悟(40分)四、阅读

7、文言文《桃花源记》,回答问题(共12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8、。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1)渔人甚异之(2)复前行,欲穷其林(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诣太守(5)欣然规往(6)未果,寻病终13.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4.选出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2分)A.忘路之远近B.渔人甚异之C.闻之,欣然规往D.具答之15.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