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泽林镇洋泽中学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中考语文]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泽林镇洋泽中学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ID:7323101

大小:11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2-11

[中考语文]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泽林镇洋泽中学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1页
[中考语文]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泽林镇洋泽中学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2页
[中考语文]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泽林镇洋泽中学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3页
[中考语文]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泽林镇洋泽中学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4页
[中考语文]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泽林镇洋泽中学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泽林镇洋泽中学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年中考模拟试卷I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泽林镇洋泽中学 第I卷考生注意:1.本卷共4个大题,含25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书写在本卷上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选出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旁骛(wù)谀词(yú)亵渎(xiè)猝(cù)然长逝B.觅食(mì)抽噎(yī)脊梁(jǐ)毛骨悚(sǒng)然C.汲取(jí)栈桥(zhàn)恣睢(suī)长吁(yū)短叹D.琅琅(1áng)滞碍(zhì)扶掖(yè)颔(hān)首低眉2.选出下列没

2、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忧心忡忡不屑置辩遍稽群藉张皇失措无动于衷B.销声匿迹物竟天择穷愁潦倒相得益彰略胜一筹C.进退唯谷眼花缭乱精巧绝伦油光可鉴风驰电掣D.抑扬顿挫粗制滥造藏污纳垢不可铭状龙吟凤哕3.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2分)①秀丽迷人的清明上河园,近年来因旅游业的兴盛而___鹊起。②现代化城市需要高雅艺术,而高雅艺术更需要现代化城市的扶持,这已是无可___的事实。③大陈庄的陈来运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因此家里一直不___。A.名声质疑富余B.名声置疑富裕C.声名置疑富裕D.声名质疑富余4.选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这种佳洁士波浪型牙刷比普通平面牙刷更能深入牙缝多达三分之一。B、赵家璧同志多次提起“文革”中被造反派抄走的由他收藏的七百封作家书信,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见天日。C、街头摆放的无包装主食和其他熟食制品,违反了《食品卫生法》,为什么这种现象至今未能禁绝呢?D、微软拼音、双拼、全拼、五笔、智能ABC及郑码等输入法,是电脑用户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法。5.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2分)A.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B.有关专家指出,白开

4、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C.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您是否想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D.“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科举考试规定,秀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C.古代把

5、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如“河阳”便是黄河北岸。D.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五帝”指的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7.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8分)⑴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论语》十则)⑵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⑶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⑷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登飞来峰》)⑸________,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破阵子》)⑹《伤仲永》中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

6、是__________⑺《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达作者流露出的超然物外、旷达乐观态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⑻《黄鹤楼》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8.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按要求答题。(6分)⑴下图中有一个问号和一个感叹号,请写一句或几句话,表达它们所表示的意思,并在句中用上这两个标点符号。(3分)⑵这幅漫画揭示的道理常常被人忽视,或者常常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不可思议。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这个道理。(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阅读下列短文,

7、完成9—13题。最美的嫁衣那一年我去辽西山区搞社会调查,这是学校给我的任务。那是大山深处极贫困的一个小村子,几乎与世隔绝,我主要是调查那里的教育情况。正赶上那里的一个老师生病,我便代他上了一个月的课。学校只是一间摇摇欲坠的土房,学生也只有十几个。村上让我吃派饭,就是挨家挨户地吃。我知道每一家都很穷,便跟村长说不必另做,他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去的第一家姓张,他们家有个孩子在我代的班上读书。他们家住的是一座小小的石头房,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推门进屋,屋里的墙上棚上是用报纸新糊的,地面也是纤尘不染。炕上坐着一位老奶奶,我的学生张梅告

8、诉我那是她奶奶,在外屋灶前忙着的是她妈妈。她爸爸则有些拘谨地冲我不停地笑着。吃饭的时候,起初除了张梅的爸爸外,别人都不上桌,后来在的我的极力劝说下,大家才都坐到了饭桌旁。虽说有话在先,可他们还是做了一些好吃的----炒鸡蛋和白面油饼,我猜这也许是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